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1987年,这种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的人数达3万人;1988年,两岸往来人员达到40余万人次。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大背景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C.连战率团访问中国大陆 D.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结束 D. 三大改造完成
3、“当尼克松步出飞机舱门后,扑入眼帘的是‘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等标语。但从第二天起,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却大量出现了‘欢迎’、‘陪同’等词。”这种变化( )
A.侧面反映中美关系缓和
B.鲜明体现中美正式建交
C.标志了中美合作的形成
D.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智慧
4、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与这一时期对应的政策有( )
A.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开展文化大革命
C.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推动改革开放
5、某同学绘制了下面中国现代史分期年代尺。其中,▲处应该填写
A.徘徊时期
B.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艰辛探索与建设时期
6、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符号搭配正确的是
A.铁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焦裕禄
D.县委书记的榜样——王进喜
7、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主要在
A.边疆地区 B.老解放前 C.少数民族地区 D.新解放区
8、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云南
B.甘肃
C.贵州
D.新疆
10、如图纪念币反映的史实是
A.“乒乓外交” B.尼克松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邓小平在评价建国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个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土地改革 D.文化大革命
12、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习近平
13、如图为1980—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变化统计图。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生活水平提高 D.传统观念更新
14、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5、下图反映B点到C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大跃进”.人民公社破坏经济的发展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三幅宣传画最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农业合作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7、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洽州、自治县。我国建立的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洽区中,位于祖国南疆的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占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洽区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18、下表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导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美援朝胜利
B.土地改革进行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
19、庚子年是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2020年是庚子年,180年前的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20、下列城市与史实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北京—新中国的首都
B.长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上海—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广州—沿海城市
21、1955年 _________ 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_____”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3、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24、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5、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2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___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30、______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1、新中国的历史,是探索、改革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1)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既有成就也有失误。石油工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2)文革中出现大量冤假错案,原因是什么?其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谁?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后来建立起来什么经济体制?
(4)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党中央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5)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采取了什么举措?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3、“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邮票图二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邮票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图二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结合所学概括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我国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的共同之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回归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3)上述材料可用于探究哪些历史课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