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 )
A.周恩来个人魅力 B.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周恩来外交才能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现代航空母舰不仅是一个国家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综合体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山东号
B.台湾号
C.辽宁号
D.长征号
3、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
D.完成“一带一路”的建设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我国以“一国两制”首先解决了( )
A. 澳门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殖民问题 D. 香港问题
7、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下列我国所取得的国防建设成就中,距今最近的一项是
A. 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B. 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
C. 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8、编制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助手。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二十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9、实现和促进海峡两岸统一是两岸同胞共同心愿。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和平民主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平等协商 D.两岸同胞齐心协力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之一,它的的前身是
A.陆军部队 B.海军部队 C.空军部队 D.导弹部队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相结合的特点。“全方位”主要是指是
A.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B.全行业对外开放
C.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D.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
12、如图反映的是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欢迎。1951年西藏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西藏解放的方式是
A.和平解放 B.武装解放 C.妥协退让 D.宗教改革
1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出现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B. 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C. 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D. 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14、1984年,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5、197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说:“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宣布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 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的外交事务
D. 欢迎台湾各界为统一献计献策
16、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 农村实行“大包干” B.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 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D. 农村停产闹革命
17、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D.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8、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光亮”来自(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9、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主要的商业区在( )
A. 宫城 B. 皇城 C. 东市和西市 D. 京城
20、下图是八年级(3)班的一个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演练的一个课本剧《母亲与游子》,据台词内容信息分析判断,他们研究学习的课题最恰当的是
A. 香港与台湾的交往
B. 澳门与台湾的交往
C. 海峡两岸的交往
D.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21、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4)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5)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__(年月日)
(2)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______
(3)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______
(4)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事件是__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示意图来看,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
26、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7、_____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8、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29、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30、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31、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造成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3、2016年5月23日是西藏解放65周年。65年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列举"一五”计划中的哪些成就促进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摘自1950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的声明
(1)材料中的“帝国主义”主要指哪个国家?历史上,它对我国还有哪些恶劣行径?目前,它在世界上的行为仍与众不同,请你用一个词语形容。
(2)“邻人”指的哪个国家?目前,在抗击全球性新冠肺炎时,它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3)针对侵略,中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策?结果怎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