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在北京召开 B.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D.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的“仲景”商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字来命名。他写了哪部书?( )
A. 《九章算术》 B. 《齐民要术》
C. 《伤寒杂病论》 D. 《本草纲目》
3、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同胞有难,全国人民感同身受,倾力相助。请问我国在藏族聚居地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
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改革开放以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洋务运动时期
5、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粮食总产量 | 166.83 | 169.52 | 183.94 | 192.75 | 195.05 | 197.65 |
A.“大跃进”的掀起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6、据报道:上任三年来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放任纵容“去中国化”“渐进台独”,造成当前两岸关系的紧张对立,也压垮了台湾的经济民生,引起岛内反弹。这一事实说明( )
A. 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 “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C. 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7、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是在( )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之后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之后
D.海协会和海基会成立之后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其中,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于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9、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
B.
C.
D.
10、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1、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彭德怀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B. 彭真被打成反党集团分子
C.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D. 陈毅被诬蔑为“二月逆流”黑干将
12、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1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美国领导人是
A.尼克松 B.克林顿 C.布什 D.基辛格
14、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林彪反革命集团夺权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15、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A. 开国大典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改革开放
D. 土地改革
16、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有关土地所有权的深刻变革,这场大变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占全国人口少数的地主、富农占地多
B.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需要巩固
C.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7、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 ,给中国社会带来深远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按照世纪来划分,1840年可称为
A.公元前18世纪中期
B.公元19世纪中期
C.公元前19世纪中期
D.公元18世纪中期
18、《本草纲目》所载祛风湿药绝大部分来自植物药,如目前常用的独(羌)活、防己、威灵 仙、乌头等。这对我们治疗风湿病的指导意义是
A.只有植物药才可以治疗风湿
B.祛风湿药可在植物药中找寻方向
C.风湿病仍是世界性医学难题
D.中医药学是未来需要重视的学科
19、1950年9月,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文中的“邻人”是指
A.泰国
B.越南
C.朝鲜
D.缅甸
20、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场深刻面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新文化运动
B.“文化大革命”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______。
2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什么会议________。
2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____________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我国______历史新时期。
25、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6、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7、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8、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9、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30、导弹部队组建:__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3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全国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后,我国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谁?这一理论在哪一次会议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哪一思想也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2、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33、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3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指上世纪1980年代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这一“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来的?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
材料二:1992年,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亲临改革开放前沿,观察社会现实,思考中国未来,就如一首歌中唱到的“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材料中提到“1992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事件?为什么说这“又是一个春天”?
(4)在袓国统一方面,这位老人创造性的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己经在哪两个地区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