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1978年以前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勤劳
B.改革开放后的政策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接受外国的援助
2、如下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发动文化大革命
B.开国大典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3、下面是李明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B.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公私合营 D.实行一国两制
5、20世纪5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是。
A. 导弹驱逐舰
B. 导弹
C. 国产歼5型战斗机
D. 核潜艇
6、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着当地老人李惠英捐赠的家庭记账。1957年的7月11日,她记下的第一笔花销是“做绸衫1.32元”。1985年李惠英家买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86年买了第一台电风扇,1987年买了第一台冰箱,1988年买了第一台洗衣机,1990年买了第一台淋浴器,1994年装了第一部电话,1997年用上空调,2002年买了第一条白金项链,2005年买了第一部手机。这些记账见证了上海( )
A.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发展
B.经济体制持续完善
C.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率先跨入小康时代
7、“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下列哪一问题提出来的?( )
A.澳门问题 B.台湾问题 C.香港问题 D.钓鱼岛问题
8、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这是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之一,为此做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雷锋
9、下表中的历史时期与建设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历史时期 | 建设成就 |
A | “一五计划”期间 |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投产 |
B |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的建成投产 |
C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
D |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 粮食、棉花、钢等20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
A.A
B.B
C.C
D.D
1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社会生活变化错误的一项是
A. 现在中国人在吃的方面特别注重“吃饱喝足”,偏重肉食。
B.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休闲生活。
C. 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可以选择方便快捷的地铁、高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D. 中国的通信事业迅速发展,以高速率、高可靠、低时延、超大数量终端网络为特点的5G,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11、十八大以来,中国军队开启“加速跑”的模式,歼-20、运-20和直-20被亲切地称为“20三剑客”。“20系列”的集体出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空军装备建设的傲人成就,也是中国军队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我国空军装备国产化开始于( )
A. 歼-5型歼击机 B. 歼-10战机 C.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 歼-5型强击机
12、2008年11月,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达成“三通”。“三通”不包括
A. 通邮
B. 通航
C. 通商
D. 通车
13、《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 经济特区的创设
B. 香港回归祖国
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4、“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A.邓小平
B.习近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5、1954年,全国人民对首部宪法草案进行过三次大讨论,包括各大城市组织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的代表共八千余人参与的第一次讨论。这说明该宪法的制定
A.代表工农阶级的根本利益
B.完全继承共同纲领的内容
C.遵循西方国家的民主原则
D.备受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16、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谈到1979年时说道:“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美国人看到了中国融入西方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日趋强盛的中国又令美国政府深感不安。”为此,“深感不安”的美国政府
A.对中国继续实行敌对政策 B.积极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C.委托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D.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7、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作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可见,东北与广东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A.都是著名的侨乡
B.煤铁资源十分丰富
C.重工业基础雄厚
D.拥有中央政策支持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
A.九年义务教育 B.素质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19、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 )的成员。
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20、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根据以下四个人物的名字判断他们年龄从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
①马文革
②刘援朝
③张跃进
④季开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21、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_”交接入列;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___。
22、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3、1956年, ______ (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92年, ______ (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25、三个代表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____________、怎样建设__________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________、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6、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8、读《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1972年
B.1955年
29、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0、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关于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和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在20世纪末开始实行的大规模开发西部的战略是指什么?为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世纪末,国家还实施了哪一重大行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别是在哪一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请写出已正式交付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的名字。
(4)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3件外交上的大事。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我国的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几位?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58岁的王根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有特色的作物种植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开始种植万寿菊。“虽然只种了2亩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在哪一年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20世纪末,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战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6年夏,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接着,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逐渐勾结起来,结成“四人帮”,进行篡党谋权的阴谋活动。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活动?
(2)这场活动中存在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3)这场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4)这场运动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5)在这一时期取得建设成就并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三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