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襄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 2、当你看到“中共十九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 3、小西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1)开始时间:1953年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A. “大跃进”

    B. 文化大革命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土地改革

  • 4、当今的中国已与世界上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一百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由此不能得出的是

    A.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中国奉行单边外交政策

    C. 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

    D.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5、对联反映历史:“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大跃进运动和土地改革

    B. 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A.民族平等 B.设置自治机关 C.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团结

  • 7、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土地还家”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的地点在新解放区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D.改革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8、会议为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它把蒋介石代表的政府,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次会议是( )

    A. 第24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 9、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改革过程中,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D.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10、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上,分别颁布或制定的重要文件是

    A.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1、下表为“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其中粮食产量在1985年有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2、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侵略者。“他”是(  )

    A. 李宗仁   B. 朱德   C. 彭德怀   D. 林彪

  •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抗美援朝③万隆会议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丁玲

    B.路遥

    C.莫言

    D.余秋雨

  • 15、如果要建立一个农村改革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应建在(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安徽

  • 16、下列词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保存富农经济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 18、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不禁会忆起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凌辱。我国的国歌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我的中国心》

    D. 《祖国颂》

  • 19、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五项原则是处理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印度

    B.缅甸

    C.美国

    D.日本

  • 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无产阶级专政

    D.共同富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23、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 24、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 25、20世纪60年代在兰考治理“三害”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_;20世纪90年代被当地藏民称为“活菩萨”的援藏干部是____________

  •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 27、三个代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________

  • 28、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每空,

    (1)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2012年,________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2013年,他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合起来称为“________”。

    (3)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 30、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在哪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

  • 32、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几代中国人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开启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哪次会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哪个城市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起了什么作用?

    (3)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在哪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 33、抗美援朝胜利的条件有哪些?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入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在过渡时期,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个体农业,主要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重点发展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规定“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之后,安徽实行“分地到组,以产记工,统一分配”,四川实行“包产到组和以产定工、超额奖励”,云南元谋推广“四定一奖”的包产到组责任制;1979年,中央肯定了包工包产到组的做法。1978年底,安徽省的小岗生产队偷偷搞起包干到户,多地也很快效仿。安徽实行“确定承包产量,以产计工,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明确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从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发展。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四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土地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农村尝试了哪几种形式的改革?

    (4)综上,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