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李明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B.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2、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锋
D. 焦裕禄
3、我国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是
A. 厦门经济特区
B. 海南岛经济特区
C. 香港特别行政区
D. 浦东开发区
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里面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看具体和准确的思路。”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A.初级阶段理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伴随扩音器传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上万众齐唱,歌声如狂涛巨澜,震撼着北京城。”该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
A.中共诞生 B.抗战胜利 C.解放北平 D.开国大典
7、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传承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空
D.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
8、上海曾经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改变这种状况主要得益于
A.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开放
B.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C.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D.南浦大桥的修建
9、下列沿海开放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 )
A.大连
B.青岛
C.福州
D.宁波
10、在下列图片中,不属于“一五”期间的建设成就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
C.报道花生亩产13241斤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1、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是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 辛亥革命 B. 抗日战争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12、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APEC会议
13、新中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开展人民公社会运动
14、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 ( )
A.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B.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C. 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
15、2013年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
A. 人民来实现 B. 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C. 中国政府来实现 D. 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实现
16、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舞台上最亮的明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注人了“强心剂”。独特的中华文化让许多外国朋友迷上了中国;海外学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对中国公民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5个。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③中国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1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中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由于群众的积极探索,我国改革最初始于
A.小岗村分田包产到户 B.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C.浦东开发区建立 D.经济特区的建立
21、(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2、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3、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25、______年12月,在经过15年的谈判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6、杂交水稻:
(1)概况: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_______成功培育出_____,被称为“________”。
(2)影响:
①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________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中国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到印度、越南菲律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2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28、抵制抗争:________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2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____________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______。1984年,《________》颁布实施。
(4)5个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_______________、新疆、_______________、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5)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30、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31、“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到1956年底国家对那些工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它的意义又是什么?
3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58岁的王根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县的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展有特色的作物种植走上脱贫致富新路,开始种植万寿菊。“虽然只种了2亩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着告诉记者。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在哪一年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哪个?
(2)20世纪末,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怎样的战略?起到了什么作用
(3)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3、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请根据历史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全会是指哪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年?
(2)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指什么?实行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
(4)这次会议召开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住纲》
(1)材料一中的方针后来被称作什么?哪次会议的召开冲破了这一“左”的错误?
材料二 如下图
(2)材料二所示会议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俞正声在参加十九大新疆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
(3)材料三中的“这一重要思想”是指什么?
(4)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何重要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