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益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当地风景秀丽 B.率先包产到户 C.富有革命传统 D.民俗文化丰富

  •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特别行政区

  • 3、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 4、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 “求同存异”方针

    B.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 5、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  )

    A. 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改革开放和政治改革 D. 文化大革命和人民生产合作社

  • 6、下图是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纪念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D.土地改革完成

  • 7、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

    A.洛杉矶 B.雅典 C.悉尼 D.北京

  • 8、下图知识卡片画线处应填写

    A. 北平和平解放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土地改革

    D. 三大改造

  • 9、“斗地主”是当今参与人数较多的网络游戏之一。我国彻底消灭地主阶级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推翻国民党统治

    D.“三大改造”完成

  • 10、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求同存异”方针。其背景主要是

    A. 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B. 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 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 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 11、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江泽民     B、邓小平

    C、毛泽东     D、胡锦涛

     

  • 12、“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实行股份制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廉价收购

  • 13、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地标。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雄安新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 14、取得自治权,产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到来准备了条件,并被誉为欧洲中世纪之花的是(  )

    A.查理马特改革   B.丕平献土

    C.法兰克王国建立   D.西欧城市兴起

     

  • 15、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

    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 16、成功同学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等关键词,可见他搜索的人物是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 17、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的城市是

    A.重庆

    B.上海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

  • 18、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为了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代表召开了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下图照片中的会议制定了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0、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江泽民

    D. 周恩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 22、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23、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国第一首航空母舰“____”交接人列。

  • 24、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26、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成就

    杰出人物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1月

    1970年4月

    1972年

    青蒿素提取成功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

     

     

     

  • 27、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 28、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 29、1964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_______________的试验,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在这次会议上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哪位领导人的照片?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请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一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及改革开放的成果,你认识到了什么?

  •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 33、

    香港回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2019年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公然鼓吹“港独”“公投”,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香港国安法”。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回归前,香港被哪个国家管控?

    (2)1999年12月,我国收回了被葡萄牙控制的我国领土,是哪里?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导致台湾问题的出现。但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被称作什么?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哪位台湾领导人会面?

    (4)面对香港出现的分裂国家活动及台湾蔡当局的“台独”主张与活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应该怎么办?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经40年,中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从早期的以转变农业经营制度和引入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覆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内容的全方位改革推进。

    ——摘编自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2019年)

    材料二   福建省科技进步及各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时期

    总产值平

    均增长率

    资本投入

    增长率

    劳动投入

    增长率

    资本投入

    贡献率

    劳动投入

    贡献率

    科技进步

    贡献率

    1978~1990

    11.61%

    11.34%

    3.20%

    46.40%

    14.48%

    39.12%

    1991~2000

    14.68%

    13.49%

    2.25%

    43.65%

    8.05%

    48.31%

    ——摘自王倩《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结果分析》

    材料三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在邓小平的设计中,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体制的设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对对外开放的基本目标、途径及步骤的设计,他设计的对外开放是全面、全方位的开放。

    ——摘自杨胜群《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农村改革开始于哪一年?指出材料中“转变农业经营制度”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2000年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示:相互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写出三点。提示:总的评价和从材料中摘取具体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