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芜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多次会议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决策。其中,1987年提出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落后。如藏族还处于封建农奴制,鄂伦春族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解放后,党和政府是怎样帮助少数民族的

    ①实行民主改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全部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4、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交换了意见,是关于(     

    A.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台湾回归祖国

    D.大陆跟台湾通商细则

  • 5、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6、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新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7、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在哪一次会议中被写进党章的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 8、“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材料意在说明我国

    A.外交实践的深远影响

    B.国防科技的重要作用

    C.国民教育的关键地位

    D.社会保障的现实意义

  • 9、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下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从严治党

    ④全面依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 10、1950年10月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总司令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陈毅

  • 11、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二十大召开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2022年

  • 1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开启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建国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 13、下面知识卡片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 14、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依次经历了四个步骤:

    A.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选项中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无关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一五计划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17、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成功举行。初步建立了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8、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三大

  • 19、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0、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 22、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4、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25、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26、________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了。

     

  • 27、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 2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30、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 32、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33、简答题。

    (1)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一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2)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美国总统访华,使得中美关系得到很大改善,这位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在什么时候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3)佛教建立的时间?基督教诞生的地点?

    (4)是谁在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最终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5)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小平是新中国元勋。清明节期间广安某班开展了“纪念家乡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材料一: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材料二: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材料三: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一个中心”的含义是什么?党的哪次会议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中共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大会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