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2、在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3周年纪念日,南京举行了多种悼念活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屠杀的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达 ( )
A.20多万人 B.30多万人
C.40多万人 D.50多万人
3、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4、下列成就不是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是( )
A. 修建兰新铁路 B.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D. 籼型杂交水稻
5、“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表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6、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②④⑥⑦③⑤
D.①⑦②④⑥③⑤
7、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事件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志意义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国民政府成立
C.抗日战争
D.新中国成立
8、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了下列哪一组织(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9、“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报告”应出自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0、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A.
B.
C.
D.
11、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A.1967年
B.1970年
C.1973年
D.1964年
12、从1982年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到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我国(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形成
C.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3、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依次经历了四个步骤:
A.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实行土地改革 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起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文革”中的错乱问题 D.“一五”计划中的过急过粗
17、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搭配,不相符的是
A.香港——英国强行割占和租借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
D.屠呦呦——青蒿素,治疗疟疾
18、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即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失误的有( )
①三大改造
②文化大革命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大跃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9、下列图片信息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相应领域的变迁与成就,该领域是
A.交通通信
B.生态环境
C.文化教育
D.医疗卫生
20、2014年9月19日,习近平为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首次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首次提出这一“原则”的是( )
A.毛泽东
B.张学良
C.周恩来
D.邓小平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___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_________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
(6)1954年,_______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2、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筹建和成立________,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3、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________”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5、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调任兰考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等“三害”最严重的时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______________始终坚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26、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8、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9、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_____”。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31、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34、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根据要求,解答以下相关问题。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1)你从文本中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呢?
(2)观察关于台湾问题的年代尺,写出①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并指出“习马会晤”意义何在?
(3)联系所学,写出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你对祖国统一有什么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