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我国在1953年-1957年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运输交通 | 文化教育卫生 | 其它 |
投资比例 | 58. 2% | 7. 6% | 19. 2% | 7. 2% | 7. 8% |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B.优先发展教育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农业
2、20世纪70年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说明了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改善的结果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3、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 大跃进运动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5、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A.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符的是
A.
B.
C.
D.
7、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9、在史料研究时了解到,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中共中央此举的目的在于( )
A.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由此,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乡镇企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史实,应推荐他阅读下列哪一本书? ( )
A.
B.
C.
D.
12、“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川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后
13、农民劳动号子“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折射出的历史现象是
A. 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B. 三大改造,促使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
C. “大跃进”运动导致浮夸风大肆泛滥
D. 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4、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事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辛亥革命
D.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
A. 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C. 中共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16、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现青蒿素、对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该科学家是
A. 李四光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陈芳允
17、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全国一大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大
1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下表中现象的变化表明
时间 | 计划生产的工业产品 | 计划管理的商品 | 计划供应出口商品 |
1985年 | 120种 | 188种 | 120种 |
1987年 | 60种 | 32种 | 36种 |
A.计划经济模式已经退出 B.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20、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回归祖国
D.澳门回归祖国
2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2年9月,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交接入列。
22、填空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在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是_____。
(2)图二中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这一事件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
23、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_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 _________制度。
24、_____年,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路线。紧接着,党中央又发动了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运动。教训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2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7、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直观地描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材料四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迹保护。
——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材料五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7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了解我国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2)了解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3)了解我国民族政策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4)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5)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
(6)以上所有材料中不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________。
28、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
29、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0、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31、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整个世界也具有重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世界影响?
(2)1953年底,周恩来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是什么?周恩来提出了哪一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选择项,这里“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5)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6)当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贡献了哪些智慧和方案?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3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该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一系列决策,取得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创性成果,这次会议成为党在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摘编自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后就如何建设富强国家,在农村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三 党的建设日益加强……民生活愈加富福……强军目标逐步实现。此外,越来越多站在世界前沿的科技成就,不断增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愈加完备的人才建设体系,也都体现了中国的全面强盛。
——摘自习近平“7. 26”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全面强盛的两个表现。
材料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节选自习近平《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哪些阶段?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成就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