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B.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成就
C.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
D.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的重大历程
2、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朵“蘑菇云“在西部地区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此付出毕生心血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詹天佑 C.袁隆平 D.李四光
3、建国以来,我国老百姓对于时间的掌握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
A.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D.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变化
4、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许多杰出人物,这些先进事迹共同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 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直接导致如表中数据变化的内容是
1845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
货物 | 旧税率(%) | 新税率(%) |
棉花 | 24.19 | 5.56 |
棉纱 | 13.38 | 5.56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割让香港岛 B.战后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会议的职能之一是政治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政治协商”的中心内容是( )
A.筹建新中国
B.进行土地改革
C.制定宪法
D.完成祖国统一
7、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什么新军种正式成立?( )
A.人民解放军海军
B.人民解放军空军
C.人民解放军陆军
D.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8、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其图案等要素更能体现国家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请判断,如图中的货币来自哪个国家?
A.印度 B.美国 C.埃及 D.英国
9、“这个改造用和平方式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抗性矛盾,避免了大的社会震动;这个改造把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改造”指的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
10、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方阵组图。这是向世界宣告( )
A.中国人民海军的诞生
B.海陆空立体协同作战能力
C.太空部队的正式成立
D.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
11、老照片是历史的记忆。下面这张老照片是镇江市大炼钢铁的重要基地——象山炼铁厂的小高炉群,它拍摄的历史时期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2、在全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内地开放城市 D.经济特区
1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是( )
A.“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 B.神舟七号——杨利伟
C.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D.青蒿素——屠呦呦
14、下列说法中,对下表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
时间 | 开放层次 | 涉及城市或地区 |
1980、1988年 | 经济特区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
1984年 | 沿海开放城市 | 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城市 |
1985~1990年 | 沿海经济开发区 |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浦东新区等 |
1992年以后 |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城市 | 武汉、太原、凭祥等 |
A.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B.沿海开放城市使对外开放由点连成了线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D.至今,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15、“……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由此可见,1978年农村政策的调整
A. 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经验
B.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促进了全国农业现代化
D. 改变了土地公有制基础地位
16、16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实行了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国企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要求企业保障职工福利
B. 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17、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1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A点到B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9、《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是( )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20、人民空军建后,参加的第一次战争是
A. 科索沃战争
B. 对越自卫反击战
C. 抗美援朝战争
D. 海湾战争
21、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2、《共同纲领》内容:①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②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______ 领导的,以 ________________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 是国家的主人。
23、导弹部队地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_____________力量。
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5、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6、中国梦内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_____、民族振兴、人民_____;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_____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7、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29、(1)大庆石油工人代表“铁人”——________
(2)“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
(3)“党的好干部”——________
(4)“两弹元勋”——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6)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科学家——________
(7)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最可爱的人”——________
30、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31、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3、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4、某班同学以“创新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一期校园简报并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任务一:(表格归纳——对比创新发展)
(1)请你将他们收集到的图片,按作品反映的创新内涵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即可,并从下列成果中。任选其中两例,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制度创新思想创新科技创新 |
创新成果及影响: |
任务二:(联系历史——再现复兴历程)
(2)下面是同学们在“创新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研究会上搜集到这样一段资料,根据资料中画线部分的内容,各举1-2例,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创新实践对中华民族产生的积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任务三:(梳理线索——见证民族复兴)
(3)请根据同学们绘制的年代尺示意图,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4)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简述改革开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任务四:(反思总结——归纳复兴经验)
(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从以上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可从中得到什么样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