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82年
D. 2018年
3、邓小平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报告中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交友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为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杰出科学家是
A. 杨利伟 袁隆平 B. 钱学森 邓稼先
C. 翟志刚 屠呦呦 D. 袁隆平 屠呦呦
4、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邓小平理论的确定
5、国家总理访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化中求统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它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的方针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一国两制
6、每年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C.实现祖国统一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7、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里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下列哪座城市与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③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
④20世纪90年代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武汉
9、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土地改革的完成(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1、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2、历史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同学们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自己家庭和亲戚家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要获得第一手资料,主要运用( )
A.召开学术交流会 B.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
C.调查访问法 D.阅读网络资料
13、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五号
C. 天宫一号
D. 亚洲一号
14、“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这些表现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长征胜利结束100年时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C.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D.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16、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C.农村经济改革已经完成
D.国家取消了对农副产品的控制
17、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
D.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
18、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19、盐城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
B.
C.
D.
20、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1954年,为了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同仁堂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和平赎买
B.无偿没收
C.平均分配
D.自主经营
2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标志: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2、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23、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
24、(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5、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6、1953年开始的_______标志着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7、中共_______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强军保障:强调军队_____________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2001年,我国加入_______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____年12月。
3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实现近代化的过程。
(1)简述图一、图二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在经济方面产生了怎样作用。
(2)说明图三、图四所示人物分别提倡怎样的政治制度。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3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000亿元。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
(1)分析材料,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练)
(3)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4)“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列举两条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