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梅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建国初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由中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对霸权主义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打击恐怖主义

  • 2、2001年12月我国加人的一个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这个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东盟 C.二十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 3、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次第开花,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

    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各民族欢度方式相同

    ③各民族相互影响

    ④民族团结的珍贵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4、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升起的标志性意义不包括(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5、“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口号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A. 创新 B. 绿色 C. 共享 D. 协调

  • 6、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 7、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A.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B.两弹一星标志我国科技全面领先世界

    C.两弹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没有两弹一星就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

  •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9、2020年,中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取得阶段性胜利,这说明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据此分析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指引

    B.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 10、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如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③完成了三大改造   ④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1、1978年底, 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思想路线转折的是

    A.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C.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D.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 12、邓小平曾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为此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指出(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发展才是硬道理

  • 13、《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写道:“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14、澳门和香港回归祖国后保持了经济繁荣,再次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强大生命力,坚定了我们用这一方法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③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港、澳、台地区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5、下列词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16、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明确提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设想。同年,中央做出加快浦东开发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决策的主要意义是

    A.兑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

    B.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17、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鞍钢公司,沈阳机床厂等。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 18、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下对联反映的事件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 19、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辛丑条约》的签订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B

    黄埔军校的创建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1905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A

    B.B

    C.C

    D.D

  • 20、被誉为“铁人”的是

    A.周恩来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2、请将下列地区的字母代号填在下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国扩大开放的窗

    B.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 23、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24、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 25、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___、人民幸福。

  • 26、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7、“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 28、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30、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33、1978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此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78年是我国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哪次会议?这次大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这次全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出了怎样的转移?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一个经济特区?

    (3)邓小平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4)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5)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说明了什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9月30日,我国周思来总理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摘编自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材料三  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給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当时的中国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是苏联的盟国,但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北京也在寻求回旋空间。

    ——据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四  对走过40年的中美关系而言,无论前途是睛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2019年5月11日新华社《尊重彼此核心关切是解决好分歧的前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一中“严正警告”发表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中美两方面概括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的主要因素,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引起世界关注。综合上述材料,就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