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专家指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下列措施中属于“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是
A.“八字方针”的提出 B.深圳设为经济特区
C.中共“十四大”召开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壮乡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南疆翻天覆地的巨变。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3、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中不符合这一梦想的是()
A. 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C. 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D. 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5、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两年徘徊”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A.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平反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果
D. 老一辈革命家的职位没有得到恢复
6、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重大举措是
A. 建立了海南岛经济特区
B. 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
C. 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D. 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7、2008 年9月,乘坐“神七”飞船升入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 )。
A. 翟志刚 B. 景海鹏 C. 杨利伟 D. 刘洋
8、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方面的文件是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土地改革法大纲》 D.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法》
10、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资本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进行抗美援朝
B. 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D.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3、香港回归之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但是,1997~2016年,香港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仍然是全球最富裕的经济体之一。以上材料充分说明了
A.“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国体制的优越性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狼子野心
14、如图是一位同学记下的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其中“中国梦”的内涵是( )
A.世界和平、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世界和平、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C.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15、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许多梦想成为现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郑州黄河大桥
16、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他探究的主题是
A.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更大一些、敢于实试验”,在这些思想下我国进行的试验有
A.小岗村的分田到户
B.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经济特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我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交通运输业
B.重工业
C.农业
D.轻工业
19、2021年到2025年是我国第十四五规划年,那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的重点是( )
A.发展轻工业、商业
B.发展农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发展重工业
20、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其图案等要素更能体现国家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请判断,如图中的货币来自哪个国家?
A.印度 B.美国 C.埃及 D.英国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开始:1978年,安徽______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拓展:配套行政改革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实行政社分设,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即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____;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____、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2、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24、典型——万隆会议:
(1)召开:________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________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这是________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结果: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________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________。
25、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2012年,中国共产党_____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_____而奋斗。
(2)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_____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3)2012年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7、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_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人民治理灾害,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法制受到践踏,国家主席_____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8、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29、________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了。
3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即_________。1956年,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制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怎样的制度??
(2)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哪一次会议的决定?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哪一次会议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八大上,分别将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7)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点是什么?新中国外交上的胜利生产了怎样的影响?
33、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后来又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5)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一直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在哪一年成为WTO的一员?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请问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中美关系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34、阅读下面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等,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主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2)中国外交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