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铜陵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这表明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为了(  )

    A.战略进攻 B.恐吓讹诈 C.战略相持 D.防御自卫

  • 2、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改革开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3、某中学准备举办新中国成就展。下图成就的取得( )

    A.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B.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C.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 4、习主席说:“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下列适合习主席所说的人物代表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A. 沿海 B. 城市 C. 农村 D. 西部

  • 6、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动情地说:“我想在国内再造几个香港……不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闭关自守是很愚蠢的。”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 在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 7、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年形成了一个传统,即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A.获得土地 B.反腐败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工业化

  • 8、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的目的不包括

    A. 消灭地主阶级

    B.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 解放农村生产力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

  • 10、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A.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 11、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而成立了几大战区?

    A.三大战区 B.四大战区 C.五大战区 D.六大战区

  • 12、1955年,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美关系正常化

  • 13、它构筑了现代中国既大又强的国家结构特征,不但符合我国国情,而且有力维护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遗产,在理论上至少具备“大一统”、“民族自决”和“地方自治”三个源流。它是(  )

    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改革开放国策

  • 14、李放的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时,他的正确回答是

    A.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B.为保家卫国而战

    C.为中朝友谊而战 D.为解放全中国而战

  • 15、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会涌现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1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17、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并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该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8、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是

    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②“两弹一星”精神

    ③雷锋精神

    ④焦裕禄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确立了国歌、国旗、国徽

    B.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20、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 22、在上甘岭战役中,________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而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

     

  • 23、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 2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 25、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 26、“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 27、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 28、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________,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 29、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30、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在中央支持下1983年哪种土地制度在全国普遍实行?

    (3)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5)今天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根据下面提示填空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6)上海哪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7)谈谈你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看法

    (8)2001年12月我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绩是加入什么组织?

  • 3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 33、新中国成立于哪年哪月哪日?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政治上,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经济上,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军事上,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见如图。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的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

    ——胡锦涛2010年5月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采取的对付新中国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了中美关系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概括指出中美关系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