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
①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提出的
②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的新形势制定的
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最终结束的标志是
A.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B. 九一三事件
C. “四人帮”形成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改变生产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没收官僚资本企业
C.土地改革运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 对两次“分地”理解有误的一项为
A.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B.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6、列举复习提纲,是复习历史知识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小强同学列举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A.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B.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7、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什么会议( )
A.亚非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8、“一五”计划期间一副对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车轮飞转”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春
B. 大庆
C. 沈阳
D. 鞍山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A.中国人民远征军
B.中国人民派遣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自愿军
11、目前我国有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有一个是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自治区 C.云南自治区 D.贵州自治区
12、下面是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从中可以直接得出的信息是
农林水利 | 轻工业 | 重工业 | 运输邮电 | 贸易物储 | 文教卫生 | 城市公用 | 其他 |
7.6 | 6.52 | 51.68 | 19.2 | 3 | 7.2 | 3.7 | 1.1 |
A. 土地改革进展顺利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大力发展轻工业
D. 注重各行业协调发展
13、“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材料中“消息”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渡江战役的胜利
14、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5、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人是
A. 邱少云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16、既是最早的通商口岸又是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7、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新中国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道路。三者的共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推动世界潮流
C.取得建设成就
D.实现民族独立
18、“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这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 (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抗美援朝 D. 土地改革
19、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局面,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指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土地改革
C.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20、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旧中国外交”的突出表现是( )
A. 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 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21、列举题
(1)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三次巨变,其中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第一次巨变是________,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次巨变中__________,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并取得成功,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第三次巨变中邓小平实行了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____________(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实行______________,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5)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
(6)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7)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8)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3、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2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2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26、“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27、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8、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_________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__,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9、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30、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31、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科学家以其辛劳与智慧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
(1)记住这些科学家,是我们对科学的起码的尊重。请依次写出上图中科学家的姓名。
(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弹一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至少归纳两点“两弹一星”的意义。
(3)图片中的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位?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有什么贡献?
(4)你认为生长在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些科学家的精神?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简要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项目 |
重大举措 | |
改革 |
农村 |
推行 制 |
城市 |
国有 的改革 | |
开放格局 |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
(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党的十五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朝鲜军队在中国军队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共士兵怀有非常畏惧的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出现在南朝鲜军队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
——李奇微《朝鲜战争》
材料二 某场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材料三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战争的名称。中国军队参与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列举与材料二同一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两例,并说说这些革命烈士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是如何解决农村问题的。其性质是什么?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我国农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件大事具有什么共同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