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2、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龄分别降低两岁。这表明,国家尊重西藏自治区地方少数民族的

    A. 宗教信仰

    B. 语言文字

    C. 风俗习惯

    D. 政治制度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够实现重大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高新产业的发展 C.国际社会的帮助 D.综合国力的增强

  • 4、“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侯,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文中的“他”是

    A. 袁隆平

    B. 李四光

    C. 邓稼先

    D. 钱学森

  • 5、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中近程地导弹试飞成功

  • 6、下列沿海开放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     

    A.大连

    B.青岛

    C.福州

    D.宁波

  • 7、1949年上海《大公报》曾经刊登了一段文字:“灯笼火把接二连三地燃了起来,很快,整个(天安门)广场在夜色中透明了……遍地灯笼火把颤颤跳荡,像人民无边无际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我们面前跳跃”。文章描述的情景是

    A.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 抗日战争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 8、2018年十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中国与17国共同发布了《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部长联合宣言》。“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倡议的目的是

    A.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 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C. 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 9、1996年又将第八个高技术领域列入《863计划纲要》。它是

    A. 生物技术

    B. 信息技术

    C. 海洋高技术

    D. 新材料

  • 10、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

    B.江泽民

    C.胡锦涛

    D.邓小平

  • 11、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下面漫画反映的失误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 B.文化大革命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 12、从1919年巴黎和会上遭到列强宰割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圆满举行,表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 13、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14、如图截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东亚形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序数①②所在阴影部分是

    A.国统区 B.解放区 C.游击区 D.敌占区

  • 15、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2年

  • 16、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转衰: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五代更迭

  • 17、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18、我国从何时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A. 1954

    B. 1956

    C. 1978

    D. 1986

  • 19、如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

    B.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D.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取得显著成就

  • 20、小王想给国外的杂志发篇文章,他选择的最便捷的方式应为(     

    A.请人跑腿

    B.寄挂号信

    C.特快专递

    D.使用互联网发电子邮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 22、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每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都见证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1)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毛泽东庄严宣告:“________今天成立了!”

    (2)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上了雪域高原,西藏和平解放,至此________获得统一。

    (3)________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

    (4)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________________,从此五星红旗开始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

  • 23、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 2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 26、“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

    (2)“两弹元勋”是___________

    (3)“人民的好干部”是___________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

  • 27、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在____召开,主要讨论____的问题。

  • 29、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 30、“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战争?

    (2)这场战争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3)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4)列举两位这次战争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5)这次战争总司令是谁?

    (6)这次战争中最著名的战役?

    (7)这次战争胜利的意义?

  • 3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 3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

    (2)歌词中的“旗帜”是指什么?这面旗帜作为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材料二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为了建设新中国,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哪些重大成就?又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4)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5)材料三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6)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歌词的分析,请写出围绕这四首歌曲的创作的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