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党的领导为中心
2、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在于
A.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 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C.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3、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下面人物中发扬大国工匠精神,成为水稻种植方面专家的是
A. B.
C. D.
4、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新式学堂
B.出版机构
C.军事工业
D.民用工业
5、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经济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该海报主题解读正确的是
A.工作场景展现工人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发展的环保观念
C.往来的船只表明交通运输体系完全建立
D.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格局已完全建立
6、与下图人物相关的史实有
①与刘伯承率军挺进中原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几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曾说:“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作不了,又怎么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这体现了( )
A.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 B.土地改革结束后,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C.国家领袖与老百姓的密切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地位的平等
12、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B.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C.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D.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流行术语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流行术语的演变,折射出社会的演变。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命运共同体、锦鲤、店小二、教科书式、官宣、确认过眼神、退群、佛系、巨婴、杠精。若是设计1992年的“年度流行语”,你认为可能上榜的是。
A. 阶级斗争、万寿无疆、上山下乡
B. 改革开放、下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才是硬道理
D. 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亚克西
1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加强民族团结,力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策是( )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15、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二班组织了海报展,细心的小明在展板中发现一个小错误,这个错误是以下哪一项( )
A.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
B.澳门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
C.澳门曾经被英国占领
D.港澳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16、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某一军种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该兵种应该是( )
A. 中国海军部队 B. 中国陆军部队
C. 中国空军部队 D. 中国导弹部队
17、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下列选项中,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8、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 地理环境优越 B.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C. 浦东新区的带动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20、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了实现“过渡”,我国
A.进行土地改革
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
D.掀起“大跃进”运动
21、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2、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24、根据下列会议主要内容,列举出相关的会议。
(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筹备——________
(2)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________
(3)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__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确立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25、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新中国首任解放军总司令——
(2)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4)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中共领导人——
26、发展:________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________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27、拨乱反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_____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______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8、“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9、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30、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以及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采取什么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请列举一例史实说明这种政策“对中国主权完整与国家安全威胁之严重”?
(2)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非洲兄弟们跳起了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该场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新中国成立时实行什么外交政策?1972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3、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一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一
34、下面是某历史网站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图片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图2:四川金堂县农民分到了土地
图3: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4: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1)图1、图2反映了建国初期哪一历史事件?它为什么受到广大农的热烈拥护?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农民为什么要积极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3)据图4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在全国迅速推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