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记载: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
A.使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对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诗词称颂的模范人物是
A.
B.
C.
D.
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4、2020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所学知识选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5、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进入
A.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民族平等 D.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下图的取消以及后来下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配给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8、某书以女儿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涉及了父亲治理兰考“三害”的情节。这里的“父亲”是指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9、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各界开展各种主题纪念活动庆祝自治区成立7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的设置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10、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该冤案的人物是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11、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12、这场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这场战争”指的是
A. 抗美援朝
B. 抗日战争
C. 人民解放战争
D. 北伐战争
13、“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美国总统卡特在致欢迎辞时提出:这是中美两国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得到美国的支持 B.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美冷战结束
14、20世纪90年代,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④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5、“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主题。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图1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②图2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力量,领导北伐战争,为打倒北洋军阀而不断奋斗
③图3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长征,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图4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导致下表中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抗美援朝
17、毛泽东在1954年写了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这里的“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
A.制定了“一五”计划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召开了中共八大 D.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8、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江泽民一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胡锦涛一一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一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1957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20、“正是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则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准确地说,材料中“这一时期”具体指
A.夏商周三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
21、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2、1976年10月,___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23、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24、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________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________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
(4)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_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5、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小平的_______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6、“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7、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8、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9、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0、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B.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C. 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3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淄博某中学准备举办共和国成就专题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整理工作。
(民族团结篇)
(1)党和政府依据什么制度在全国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
(祖国统一篇)
(2)二十多年来,在哪以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外交成就篇)
(3)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教活动。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成就。
(国防篇)
(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第一支海军名称?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他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4、下图是某年《人民日报》头版的截图,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片所示现象是在1958年中共哪次会议之后发生的?
(2)图片所示现象表明当时全国正掀起什么样的建设高潮?
(3)图片所示现象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它的主要失误在哪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