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52年12月到1953年7月,蒋道平驾驶米格–15歼击机升空参战七次,八次开炮,先后击落F–86飞机5架、击伤2架。蒋道平作为新中国人民空军战士,他参加的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对越自卫反击战
2、主题为“文化大革命”的研究性学习时,以下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金婚》中的文革片段 ④当时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延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A.亚洲地区的统治秩序
B.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C.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西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这条中国道路是
A.计划经济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如表是台湾媒体整理的大陆领事馆近期救助台湾同胞的案例,这些案例
A.反映了出国旅游的台胞人数越来越多 B.促进了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
C.说明我国政府坚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D.显示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
6、“……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7、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8、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到达徐州后,首先考察了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近年来,徐工集团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它的成功得益于
A. 经济特区的设立
B. 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9、如图是一支中华牌铅笔,它于1957年9月制造。这支铅笔见证的史实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10、下面是我们党不同时期提出的工作路线、方针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
③“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①④
11、我国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是在( )
A. 1949年新中国建立 B. 1951年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C.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D.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2、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举行开国大典 B. 西藏和平解放
C. 进行抗美援朝 D. 完成一五计划
13、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71年,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4、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三大改造 D.改革土地
15、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实行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开发区
1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香港回归
B.澳门回归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葡签署联合声明
17、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征询投票活动,最终马克思以票数第一当选。马克思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 创作了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
B. 领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C. 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18、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上”主要指( )
A.希腊文化
B.印度文化
C.百家争鸣
D.文艺复兴
19、右图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础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20、1978年,《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
A. “浮夸风”现象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阶级斗争为纲
D. “两个凡是”的方针
2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____体制。
2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___的率领下,奔赴朝鲜战场,开始抗美援朝。
24、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5、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
28、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29、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
(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是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
(2)“________”是抗疟疾的中药,它的发现和实现人工合成,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
(3)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在1986年我国提出了________,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研究的重点。
30、下图人物是_____,他最大的贡献是成功培育出______。
31、请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
32、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33、探究历史: 2011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其中,“两会”清晰地描绘了下一步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线路图。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历史回想
(1)1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是进行三大改造。试述其主要内容?
步骤二:历史转折
(3)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工作重心转移?此次会议还做出了什么新决策?
(4)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
步骤三:深度探究
小明的笔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福州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三十年多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有一处错误,请在下面写出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5)错误: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
(6)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经济特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内地
步骤四:论从史出
(7)结合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及上述材料,说说中国为何改革开放?
34、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校开展了以“站在新时代,回望新中国”为主题的图片展,王老师据此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新中国建立——准备篇)
(1)图片中召开的会议在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上通过了哪一重要的纲领性文 件?这一文件具有怎样的地位?
任务二(新中国建立——建国篇)
(2)照片是历史瞬间的真实记录,图二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请你根据图三、图四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提示:时间、地点、人物、重要活动等要素)讲述这一盛典。
(3)中国近代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中国人民经过百余年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事件有着怎样伟大的历史意义?
任务三 (新中国建立——巩固篇)
(4)图五反映的事件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图六反映的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作“最可爱的人”,请列举此次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