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的主题和心声。下列歌曲内容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一五计划”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抗日战争
D.“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解放战争
2、电视剧《三八线》的热播,让人记忆犹新。1953年7月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战争结束。其中“停战协定”是指( )
A. 朝鲜停战协定 B. 日本签署投降书
C. 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 D. 德国签署投降书
3、2018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团结奋斗,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把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亮丽。这表明
①促进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③民族团结关乎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④民族团结关乎边疆巩固,关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时期取得的成就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第一个五计划和改革开放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和文化大革命
5、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A.以农村包围城市 B.恢复全国高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以经济建设为纲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
A. 1950年—《中国土地法》 B.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 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7、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善于理论创新的党,探索总结出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A.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
8、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请你从以下对他一生中的四个剪影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A. 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八股文
B. 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 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 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B.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0、这种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有权对代表进行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这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这种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于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12、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政权的是( )
A.张伯伦
B.希特勒
C.俾斯麦
D.达拉第
13、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左”倾错误得以根本纠正
B.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14、“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 经济特区的创办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内地的开放
1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A.民族复兴 B.人民幸福 C.深化改革 D.国家富强
16、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20世纪90年代伴随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洗雪了百年国耻。那么“洗雪了百年国耻”指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17、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地位在于( )
A.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B.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D.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问题
18、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9、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A.人民公社获得了广大群众拥护
B.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
C.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D.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最早提出中国梦是在
A.2012年
B.2013年
C.2014年
D.2011年
21、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食道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2、安徽凤阳_______农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23、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4、空军:
(1)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______________。
2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___________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________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________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_。
(4)中国积极拓展________,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_______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_________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7、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9、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0、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1、“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32、建国初期最能反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事件。
33、学校要求每班办一期以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板报,因为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你帮他选择一下。(至少三个标注时期)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蘑菇”云起,让国人远离核威胁】
材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一粒种子,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三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2)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医药创新,让人们远离疼痛】
材料四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3)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精神传承,让我们行动起来】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