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A. 《民法》
B. 《刑法》
C. 《经济法》
D. 1982年《宪法》
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2001年出现创业高潮是因为
A.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斗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雷锋 D.毛岸英
5、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A. 大庆油田
B. 籼型杂交水稻
C. “两弹一星”
D. 青蒿素
6、十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它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二月抗争
C.“四人帮”被粉碎
D.四五运动
7、比较法椒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C. 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8、反映我国空军发展的电影《歼十出击》曾在全国热映。以下关于我国空军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
C.空军建立早期就自主研发走国产化道路
D.改革开放以来,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9、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历了近代以来100多年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回溯历史,中国人民摆脱屈辱,迎来“浴火重生的曙光”理解正确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农民成为了土地的新主人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消灭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11、下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B.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C. 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D. 工人下岗现象说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
12、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13、2019年初委内瑞拉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委内瑞拉,公开支持反政府武装,而中国则反对他国干涉委内瑞拉内政。这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大国强权的原则
B.利益第一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14、这一地区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朝称为“唐古特”,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这一地区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1949年获得解放
B.解放时采用和平的方式
C.以维吾尔族为主的省级自治区
D.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的完全统一
15、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
16、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A.按劳分配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7、运用历史思维有效区分史实与结论,是我们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开国大典时,班禅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B.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抵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C.1959 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
D.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下表是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和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它说明( )
A. 我国工业门类不齐全 B. 我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 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
19、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是
A.“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普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心怀善意、通情达理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没有反美、反西方的言论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2、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3、1952年底,_______ 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4、“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5、“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26、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7、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8、(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新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_______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下图中的农业科学家_______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改革开放后,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先后实施了“_______计划”和_______战略。
29、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2、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3、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4、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周总理外交风采的是哪一事件?
(2)这次会议是哪年召开的?
(3)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