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迅速崛起,成为农民致富新路的是
A.国有企业
B.农村乡镇企业
C.私营企业
D.个体企业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A.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4、2016年11月19~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主要体现了我国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已根本改变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全球性的冲突 D.致力于推进国际新型的区域合作
5、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新中国成立——一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用身体搅拌泥浆,克服井喷,被誉为“铁人”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黄继光 D.雷锋
7、1997年6月30日,英军在最赚钱的殖民地伴着《天佑女王》的乐曲降下了英国国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C.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8、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B. 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的美军
C. 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军队
D.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9、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其中第三次巨变指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三座大山
C.从新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0、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无私奉献
B. 居安思危
C. 救亡图存
D. 国际主义
1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指的是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 )
A. 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1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A. 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求同存异”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我们根本否定‘文革’,但应该说‘文革’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是邓小平对文革的点评。文革最深刻的教训是
A.不能急于求成 B.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C.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4、中国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
A.谋求民族独立
B.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C.实现祖国统一
D.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②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④清朝采取闭关政策禁止对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A.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D. 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1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 1727年
B. 1949年
C. 1950年
D. 1951年
18、“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哪一年( )
A. 1950年 B. 1954年 C. 1978年 D. 1992年
19、我党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以下内容不能作为依据证明1949年9月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它规定了我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B.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策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
20、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门户开放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利益均沾原则
21、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_____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3、导弹部队的发展
(1)____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____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一一
(2)彻底催毁了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一一
(3)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一一
25、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6、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7、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28、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1、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2、邓小平曾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请回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回答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次会议才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3、什么事件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4、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材料二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作出的“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1)写出中华民族实现独立梦的标志性事件;中华民族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征途。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始了工业化的起步,指出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历史事件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结合材料写出“四个全面”
(3)自中国实现独立梦之后,我们接连实现了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你认为什么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指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