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 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B. 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
C.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2、“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支威武之师,一首激昂之歌,是力量与美的结合,是正义与爱国的再现。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这首雄壮的战歌,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
A. 1950年6月 B. 1950年10月
C. 1951年6月 D. 1951年10月
3、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4、小铁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些资料。请为这些资料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①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首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卡特
③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言
④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军事竞争,中国力量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5、杨利伟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实现此伟大成就的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6、2018年3月29日上午,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送回国在沈阳安葬。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60多年后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上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雷锋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7、拉丁文源于意大利,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广泛流传。在中世纪,欧洲人如要当僧侣、教师或担任其他有学问的职业,都要学习拉丁文。即使拉丁文逐渐衰败,但依旧被认为是“永恒的语言”。这说明
A.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拉丁文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语言
C.帝国的衰亡客观上导致了文化的衰败
D.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样地
8、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反映出( )
A.京剧艺术影响扩大
B.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D.封建制度被彻底废除
9、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 抗美援朝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
10、下列事件中,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有
①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1950-1952年土地改革
③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④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1、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进行
B. “一国两制”的实践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 对外开放的实行
12、“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首歌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22日 D.10月1日
13、1984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14、2018年,遵义市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最适合入选的图片有
①载人航天工程与遵义军工企业的发展
②遵义会议的珍贵照片
③带领村民引水致富的老支书黄大发
④香港、澳门回归场景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下图所示票证曾经是北海市老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
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北海市粮食销售秩序井然
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
16、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
A.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 采用公元纪年
17、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图表格中史实和评价对应错误的是( )
| 史实 | 评价 |
①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
② | 开发开放浦东 |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
③ | 南方谈话 |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④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南京解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 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土地改革后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D.三大改造完成后
21、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3、一国两制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年____月____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_____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____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1990年,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_____、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形成了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_____、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5、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____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9、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1)“________”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0、农业科学家________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31、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请回答:
(1)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哪一措施?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请列举该措施实施期间取得的成就。(任举一例)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哪对三个行业进行变革?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本次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3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基础。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正确导航。中共八大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与挫折。请举2例史实予以说明。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
3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经历69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请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而实行了什么计划?列举这一计划实施取得的成就一例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2017年,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34、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探索之路)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2)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请选择一个事件,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积极作用。
(革命之路)
材料三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 嘉兴南湖游船 |
(3)“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5)“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的开始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材料六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建设之路)
材料七
(7)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八 追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懈探索的历程,不难发现,有无先进政党的领导是能否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因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什么都失败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
——摘编自《复兴之路》
(8)依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