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提出了与时俱进
C. 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3、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是
A. “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大二公”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4、下图反映了1983—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其中,1990—1995年出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确立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D.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
5、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我”在的地方是( )
A.福州
B.海南
C.汕头
D.台湾
6、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 台儿庄战役
B. 渡江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战争
7、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B.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C. 只适用于中国和缅甸、印度的关系
D.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8、《人民日报》曾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够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C.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 “大串联”、“学生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也是广西解放70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是( )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11、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亿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 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12、在江泽民提出的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明确提出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 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D. 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13、下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注重科学,讲究方法
B. 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 思想解放,实事求是
D. 急于求成,错误浮夸
14、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到1984年间,农村庄稼和牲畜总产量增加了49%。上述现象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15、“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口号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A. 创新 B. 绿色 C. 共享 D. 协调
16、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正在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总理不负众望,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万隆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树立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讨论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②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③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④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这主要是因为
①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②“三个代表”主要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新时代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幅图片,其反映的主题是
A. 为巩固新生政权而斗争
B.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新中国在党的带领下,走过风风雨雨。下列表格中,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毛泽东思想 | 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 |
B | 邓小平理论 | 阐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
C | “三个代表” | 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要问题 |
D | 科学发展观 | 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要问题 |
A.A
B.B
C.C
D.D
21、“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2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______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______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_________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3、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5、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6、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7、材料: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练钢铁;③特区。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_。
28、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
29、1956年初,全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___的高潮。在此基础上,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政策,从而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0、我国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村是________,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 。
3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伟大转折】
(1)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对外开放】
(2)邓小平曾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是哪一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
【指导思想】
(3)哪次会议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统一大业】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哪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5)上述内容给我们哪些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32、“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容应对,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试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措施及人物。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在抗美援朝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英雄。
(3)1950年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的文件。
(4)1954年9月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甲所说的这场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 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2)请按照历史事件结束的时间先后把甲、乙、丙、丁排序。并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
3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
材料二:2016年10月10日,国台办表示: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所谓“善意”的试金石。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内涵,两岸同胞就能赢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光明前景。
(1)材料一中“和平解放”指的是哪一年?“自治区成立”体现了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九二共识”指的是什么?当前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