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
A.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 解放台湾
C. 和平解放台湾 D. 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3、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30年后,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划线处应填
A. 中国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中央确定把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为经济特区
4、成立于1966 年,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任务的部队是( )
A.第二炮兵部队 B.陆军 C.空军 D.海军
5、南宁市某地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 三大改造时期
B.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 土地改革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
6、从1954年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C.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7、下列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1953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B.全面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8、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下列属于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历的最严重的一次挫折的是
A.大跃进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9、1956年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0、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往往以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元素以具有纪念意义。依此起名法,1999年12月20日出生的婴儿可供选择的名字是( )
A.跃进
B.回归
C.建国
D.抗美
11、明明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选定的主题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B.设立经济特区
C.中日建交
D.中美建交
12、欣赏“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的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49-1956
B.1950-1952
C.1950-1953
D.1953-1957
13、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四大
14、宋朝为了避免武将跋扈专横,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一政策称为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三省六部制 D.八股取士
15、八年级(1)班某同学在学习到某一章节内容时,结合课本,列出了“进京赶考”“开国大典”“历史意义”的提纲,据此推断他学习的章节名称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西藏和平解放
16、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留下了许多有时代特色的口号。“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出自哪一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7、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18、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是
A.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B.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国两制
D. 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三个代表
19、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20、下表是某一战争期间的一些重大事件节选,关于这次战争的说法有误的是:( )
时间 | 事件 |
1950年9月30日 | “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统。 |
1950年10月25日-31日 | 志愿军发动第一次战役。 |
1950年12月15日 | “联合国军”数至三八线以南。 |
10月14日-11月25日 | 上甘岭战役。 |
1953年5月10日 | 志愿军发动夏季攻势。 |
1953年7月19日 | 板门店双方谈判代表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 |
1958年10月26日 | 志愿军总部公报: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 |
A.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B.战争中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C.战争的胜利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D.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_______会上制定的.
23、中美建交
(1)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过程:
①1971年7月,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②1972年,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________;
③_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请写出以下四幅图画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25、观察下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代号: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A.中朝边境:鸭绿江
B.《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
26、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安徽凤阳_____;到1983年____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27、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9、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30、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提出许多新提法,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梦”,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基于世情党情国情凝聚而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挥着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1)材料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国梦”?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此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33、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梦】
(1)中国共产党在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安徽凤阳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分别是什么?
【开放梦】
(3)在我国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后来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一个?我国于哪一年在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统一梦】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献计策】
(5)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于618年建立唐朝,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626年,□□□继位,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材料二: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黑暗,黄河泛滥成灾,社会矛盾激化,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并于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材料三: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举行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古代史通俗读本》
(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明朝建立的时间相距多少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一、三中的□□□。
(2)据以上材料,归纳激起人们反抗封建王朝统治的原因。
(3)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封建王朝更迭的相同方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