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的中国正一步步实现着“中国梦”。下列体现中国“航天梦”,标志“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件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五号
D. 神舟七号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意在强调( )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
C.加快推动浦东新区建设
D.加快实现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3、推动下图所示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区域自治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特殊的政治制度 D.浦东新区的带动
4、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中国梦”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5、下列哪一项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科技强军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主要是因为
A.农民集中生产、统一分配 B.农民获得生产的自主权
C.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D.国家取消了农业税
7、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
A.上海
B.深圳
C.厦门
D.广州
8、建国以来,我国老百姓对于时间的掌握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
A.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D.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变化
9、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分配制度“大锅饭”
B.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建立经济特区
10、“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 毛泽东 邓小平 B. 毛泽东 江泽民 C. 邓小平 江泽民 D. 毛泽东 周恩来
1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她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13、周恩来在1957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C.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4、下图的漫画反映了土地改革
A.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B.提髙中国的国际地位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下列关于新发展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作出的科学判断
B.是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新思路和新方式
C.全力追求高速发展,力争在经济总量上早日赶超美国
D.既要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要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6、袁隆平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主要是因为他
A.是“两弹一星”的功臣 B.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的贡献
C.发现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D.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17、面对经济困难,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提出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巩固、充实、提高、调整
C.提高、调整、巩固、充实
D.充实、巩固、提高、调整
18、国外一位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与此观点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从与中共指导思想关系来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关系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与中共与国家事业关系来看,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里提到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据你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洋舰队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21、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
③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名称),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④“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_____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①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11月,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③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_____。
④2021年6月,_____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2、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4、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5、________年____月,第 ______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7、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8、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9、图二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卫星名称)。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0、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情境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工作报告上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分析: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其胜利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2、探究题。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两大强国,它们的关系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请我们一起探究中美关系。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请举一例说明。
(2)乒乓外交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小球指乒乓球,“大球”指什么?
(3)1972年中美之间有何大事发生?中美之间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4)建国后,美国对华态度有何变化?
(5)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三】
(6)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3、“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34、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为“从蚂蚁到大象”。美国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独立之路)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1)材料一出自哪一文件?“善良人民”在谁的领导下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崛起之路)
材料二:18世纪美国还谈不上是“崛起”的时代,还不是美国“崛起”的世纪。现代美国开始于内战,结束于美西战争的这四十年关键时期兴起的,于1890年达到顶峰,基本完成了“崛起”过程。
(2)现代美国崛起于内战,内战指的是哪一战争?美国基本完成了“崛起”过程,受哪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举出这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创造的发明一项。
(创新之路)
材料三:“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人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采用干预的手段挽救了它,之后许多资产阶级政府纷纷效仿。”
(3)依据材料三,美国采取什么政策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这项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争霸之路)
材料四: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国角色,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但其称霸野心遭到多种国际力量的制约。
(4)苏联解体之后的新秩序中,美国处于什么地位?美国大肆地干预别国内政,实行的是什么对外政策?
(感悟)
(5)探究美国历史给我们哪些借鉴与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