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这样一则笑话:苏联三位领导人一起坐火车旅行,还没到达目的地,铁轨就已经到了尽头。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轨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挥舞着双手说:“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戈尔巴乔夫沉思道:“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笑话中折射出的内容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最有颠覆性和针对性的,但效果不理想
B.社会主义在当时世界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道路已走到尽头
C.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弊端
D.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他要负最主要责任
2、“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是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新经济时代
4、梵蒂冈是一个城中小国,小到只有不到千人的人口,小到只有一个教堂,小到只有罗马一个广场大小的国土面积,但它的精神最大,统治着10亿上帝子民的精神信仰。它就是今天的罗马教皇国的所在地,请问罗马教皇国形成的基础是
A.丕平献土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查理加冕
5、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A、一战前 B、一战期间 C、二战期间 D、二战后
6、面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正义的力量浴血奋战,终于在1943年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这一论断与下面哪一战役有关(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珍珠港事件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战
7、17—18世纪,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或宗主国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是( )
A.英国、法国、美国 B.英国、美国、法国
C.美国、俄国、日本 D.俄国、美国、日本
8、十八世纪,当东方的中国人被逐步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时,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正将人们引向光明。下列不属于“理性之光”影响的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9、十一届三中会成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你认为“转折”最重要的内涵是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对内改革
C. 对外开放
D. 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10、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展现了中华民族
A.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C.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D.勤学善思的钻研精神
11、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 北京人的牙齿化石
B. 半坡聚落的遗址
C. 司马迁的《史记》
D.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2、下表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不同年代的增幅对比,表中1895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民族工业的增幅前后差异较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4—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7 | 750 |
A.清政府对民间设工厂的态度不同
B.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思潮不同
C.北洋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不同
D.国民革命前后的政治环境不同
13、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4、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在评价本国农民的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的独立
B.农奴制的废除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D.工业革命
15、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②国际社会合作不断加强
③各国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有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孔子思想的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正确的是( )
A.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道法自然
17、观察下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 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 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 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18、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下列属于“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事件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20、“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 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向中国倾销鸦片 B.打开中国市场 C.向中国输出资本 D.妄图瓜分中国
21、交通的变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缩影。
(1)英国工程师 发明的火车机车,使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美国人富尔顿在1807年设计制造第一艘以蒸汽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3)德国人卡尔·本次设计制造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是 。
22、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3、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24、1945年10月成立的__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成为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25、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26、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27、依据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180年前发生的_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60年前的某一天,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__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25年前,《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8、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________对印度的过渡压榨,激化了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②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民不聊生
29、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______签署《______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形成
30、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思想的巨变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该运动中英国的杰出代表是谁?同时期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一时期谁的思想为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上述事件影响下,19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成为近代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至少答两点)
32、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通过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美国独立后制定的宪法名称是什么?
33、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强军事力量,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请回答:
(1)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的被迫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
(2)材料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
(3)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哪些屈辱?
(4)学习这段历史你有什么体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