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内容表明唐朝( )
A.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B.摆脱儒家思想束缚
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文体水平领先世界
2、诸子作一个大范围的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在朝派和在野派两个大的圈子。大抵说来,在朝派比较从眼前政治实际出发,因此尚权力,讲专制,重在发展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特别强调集中专制的特点。这里的“在朝派”最主要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3、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诸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或“治世”局面。这对我们当今构建社会的重要启示有( )
①关注民生,积极发展生产力
②重视人才,努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④政局稳定,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巴黎和会上,英国首相劳合斯乔治对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小心点!俄国布尔什维 克已经革命成功,整个欧洲的反叛情绪在高涨,别把德国逼到布尔什维克主义那边去!” 劳合·乔治强调的是
A.避免一战后的德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B.反对对德国进行任何程度的惩罚
C.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新国际秩序
D.维持欧洲大陆各传统势力的均衡
5、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其主要依据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6、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 )
A.两极格局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多极化格局
7、“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发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起推翻。”爱因斯坦的突出贡献是( )
A.创立相对论 B.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C.提出生物进化论 D.提出电磁感应说
8、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A. 兼爱非攻 B. 民贵君轻 C. 无为而治 D. 中央集权
9、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这突出说明了
A.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符合苏俄实际
B.斯大林模式有其积极作用
C.斯大林借鉴了罗斯福新政
D.《全国工业复兴法》起积极作用
10、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1、2014年6月6日,美、英、俄、法等20国首脑齐聚法国,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70年前的这次大登陆直接加速了( )
A.意大利的投降 B.德国的失败
C.日本的投降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2、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民主政治制度的第二次探索。这一评价体现的历史观是
A. 唯物史观
B. 全球史观
C. 近代化史观
D. 社会史观
13、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
A. 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 B. 驾驶汽车外出旅游
C. 利用网络相互交流 D. 在电灯下读书学习
14、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时间 | 战略计划 | 评价 |
1955年 |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 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 |
1957年 | 《新长期经济计划》 | 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 |
1960年 |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 |
A. 适当的经济政策 B. 推行民主化改革
C. 美国扶持 D.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15、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A. 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造 B. 用改良的办法克服危机
C.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D. 有效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16、下列历史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伊利亚特》 ——荷马 B. 《兰亭序》 ——“正书之祖”
C. 《法西斯细菌》——夏衍 D. 《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17、下列事件发生于1995年的是( )
A. 东南亚金融危机 B.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18、游行队伍走到东交民巷时,遭到使馆巡捕和军警拦阻,于是大家改道直奔赵家楼胡同去找曹汝霖等卖国赋问罪。”这些细节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19、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20、下图是新加坡出版的一枚邮票。结合所学判断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
A.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B. 郑和下西洋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戚继光抗倭
21、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________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________的爆发
22、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3、《物种起源》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革命。
24、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26、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27、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以_____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心里,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还利用群众对_____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28、清朝,雍正帝时设立____,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_____。
29、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________、________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________。其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________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英国科学家____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和_______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 年,牛顿出版了《_______》,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1、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方向,领导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次会议召开诞生地点在哪里?有什么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一伟大的决策?这一决策最先从农村开始,具体是怎样做的?
(3)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哪次?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
32、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创立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这一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出版的哪一部著作中提出的哪一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造万物”的神创论?
(3)1911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20世纪早期,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它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邓小平在带领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33、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分赃会议形成了什么新秩序?这一秩序的形成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请列举20世纪20年代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文件。
(2)二战后初期,美国针对苏联推行了冷战政策,使国际形势趋于紧张。请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二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两极格局崩溃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什么趋势发展?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列强侵略】
材料一:自1 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描述的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
【艰难探索】
材料三: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不屈抗争】
材料四: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这项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3)材料四中的描述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个时候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哪个城市?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进行的抗战很多,请你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各一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