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公望(1269一1354),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擅画山水,开“浅绛派”与水墨两种风格,为虞山画派的奠基之祖。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下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从时间上看与他最接近的古代画家是( )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赵孟頫 D. 徐渭
2、“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的“新纪元”是指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1937年12月,国际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公函:“敬启者,军队在难民区内,继续施骚扰,鸡犬不宁,暴行的报告,纷至沓来,昨晚敝委员会委员赴金陵大学宿舍保护逃难人员,但难民区内平民的生命,绝无保障。”该公函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的惨烈 B.日军在南京大屠杀
C.血战台儿庄的场面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下图为2015年5月15日电影《旋风九日》首映海报,该电影讲述了1979年邓小平访美的故事,下列最有可能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镜头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香港回归祖国
D.第九届上海 APEC《领导人宣言》发表
5、下图所示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震撼世界的十天 目录 …… 四、临时政府垮台了 五、勇敢前进 六、保卫苏维埃 |
A.萨拉热窝事件
B.俄国十月革命
C.巴黎和会召开
D.国际联盟成立
6、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 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B.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英法的绥靖政策
D. 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8、西汉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的统治者是( )
A.汉高祖
B.文帝、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9、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形象生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反被聪明误”,牺牲他国利益,换来自身安全,结果事与愿违。下列事件与以上描述相吻合的是
①不列颠空战,英国受到猛烈空袭
②奥地利被德国吞并
③日德兰大海战
④法国战败投降
⑤凡尔登战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⑤
D. ①④
10、马克思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的代表作是
A.《蒙娜丽莎》
B.《神曲》
C.《哈姆雷特》
D.《战争与和平》
11、北伐战争誓词:“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教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从词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的性质是(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12、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叙述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②现代奥运会和马拉松赛跑起源于古希腊
③ 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④十二铜表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目前,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是
A.北约和华约 B.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联盟和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和亚太经合组织
14、“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日本“革新”指的是( )
A.明治维新
B.伯里克利改革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15、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伯利克里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A. 经济繁荣
B. 民主政治
C. 帝国庞大
D. 文化昌盛
16、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组织也不断更新。以下人类社会的经济组织最迟出现的是
A.租地农场
B.庄园
C.工厂
D.手工工场
17、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是
①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
②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
③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
④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 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B. 彼得一世改革
C. 俄国的十月革命 D. 1861年改革
19、“康熙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通知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下面属于康熙帝的历史功绩的是
①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②指挥雅克萨之战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20、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成功探索是
A.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颁布1936年宪法
D. 大力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
21、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2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4、1687年,牛顿出版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5、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暴政:
(1)纳粹党利用“_____” ,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_____人和_____;
(2)接着,纳粹党乘机解散了_____;
(3)纳粹政权为加强_____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_____;
(4)疯狂迫害_____;
(5)希特勒大力发展_____,积极_____备战。
①_____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②_____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_____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6、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7、除去封建王公和土兵外,还有__________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
28、宋代造船业:广州、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__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______。
29、学习中国古代史,首先要对各个朝代的更替有大致了解。下列王朝依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西周 ③唐 ④元 ⑤宋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⑤④
30、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上,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________,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的口号下,在“________”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1、科技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一直是走在世界前列,请举出我国在汉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两项。
(2)为原子能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是时空观念伟大变革的科技成果是什么?
(3)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20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战争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最惨重的战役是什么?二战中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是什么?
(4)根据以上的回答,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32、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思想的巨变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该运动中英国的杰出代表是谁?同时期中国在思想领域实行什么制度?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这一时期谁的思想为美国政治体制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上述事件影响下,19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初的俄国进行了怎样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成为近代哪一革命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至少答两点)
33、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并归纳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时,采用了收集图片的方法。
材料一:
图1 | 图2 | 图3 |
材料二: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1)材料一中图1与哪场战争有关?反映出旧中国外交有何特点?
(2)写出图2中站立发言者的姓名。站立发言者提出的什么主张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
(3)图3反映的是哪一年的哪一史实?从图2到图3,归纳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趋势?
(4)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说明中美关系有何变化?
(5)旧中国,中国在重大国际会议中毫无发言权,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中国外交不断取得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