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科学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机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合作,在1991年正式加入( )
A. 北美自由贸易区 B. 欧洲联盟
C. 东南亚国家联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3、北宋词人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首词描写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双方是( )
A. 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 B. 曹操军队与孙刘联军
C. 项羽军队与秦军主力 D. 前秦军队与东晋军队
4、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安定西北边疆,清朝作出的努力是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伊犁将军
C.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D.设立安西都护府
5、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在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时提出: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的讲话体现了
①中国与各国结盟 ②当今世界和平的主题
③合作共贏的理念 ④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这表明当时
A.全党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B.“左”倾错误思想束缚了国家发展
C.国家已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D.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已深入贯彻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体现。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经济、文化、外贸等政策也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新的政治体制来源于(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宅地法》
8、“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对心灵的启蒙和个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个人的解放。”下列符合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 伯里克利改革
B. 罗斯福新政
C. 新航路开辟
D. 文艺复兴
9、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与特色标题“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相对应的一组是
A.俄国、英国、德国
B.英国、美国、德国
C.德国、日本、美国
D.英国、日本、美国
10、归纳和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二大——旗帜引领: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路线指导: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八大——理论建立: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新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新时代
11、开放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是在( )结束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对比学习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下面两位中外历史名人的名言,从中可得出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是( )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A.都反对封建迷信思想
B.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C.都主张追求自由平等
D.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3、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纪录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此即为传说的由来。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
A. 秦王扫六合 B. 商汤灭夏 C. 神农尝百草 D. 牧野之战
14、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城市”是指( )
A.巴比伦 B.斯巴达 C.罗马 D.雅典
15、《汉冶萍公司》记载,1898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北方民众思想普遍闭塞、保守 B. 近代中国工业比较均衡发展
C. 国人对近代机器工业认识各异 D. 洋务派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
16、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列宁评价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农奴制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
D.殖产兴业
17、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170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无产阶级出现
B. 苏维埃政府成立
C. 马克思主义诞生
D. 资产阶级消亡
18、如果你在百度搜索框内输入“波士顿倾茶事件”“东印度公司”“大陆会议”“约克镇战役”等词语,你可以查到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三角贸易”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发现美洲大陆
19、日本广田弘毅内阁确立的《基本国策纲要》,对外宣传要“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的国策含义是( )
①欲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欲发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 ③欲发动对苏联的战争 ④表明要夺取东南亚的立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下列形势图中,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敌后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场战役的是
A. B.
C. D.
21、《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________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22、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悠久性,又有其独特性。
(1)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写成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隋唐时期确立完善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罗贯中编著的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3、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1961年,________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他门成立________,举行各种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__________,争取平等权利。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________。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25、______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______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6、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27、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8、
| 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时间 |
|
|
|
开始国家 |
|
|
|
主要标志 |
|
|
|
重要发明 |
|
|
|
新能源 |
|
|
|
影响 |
|
|
|
29、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直接材料,请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1)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
(2)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的文献 。
(3)华盛顿会议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
(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30、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____。
3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研前行的力量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雪耻)
(1)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什么?此次运动对中国的革命进程有何影响?
(战略转移)
(2)1934—1936年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共御外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什么?
(保家卫国)
(4)1950—1953年为保家卫国进行的战争是什么?在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嘆的英雄人物是谁?
(5)综合上述内容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32、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随着时代进步将会不断得到强化。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汉谟拉比法典》是哪一文明古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统治阶级的利益?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希腊的雅典城邦全盛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它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是什么?
(3)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的法律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哪一部法律?
(4)东罗马帝国时期,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法律文献是哪一法律文献?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33、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航标和精神动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创立的思想理论是什么?这一思想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出版的哪一部著作中提出的哪一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造万物”的神创论?
(3)1911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20世纪早期,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它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邓小平在带领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整体。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前南部与北部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
——马克思
材料三 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革命”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意味着启蒙思想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指的是在这场“革命”中诞生的哪一历史文献?
(2)材料二、三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此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
(3)上述材料反映的两大历史事件从本质上看有何共同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