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下列场景与史实不符的是
A. 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B. 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下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这体现了唐朝( )
A.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B.对外开放气象繁荣
C.疆域范围比较辽阔
D.社会矛盾尖锐异常
3、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宣传画册,标题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开始进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B.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开展
D.工业上“大跃进”全面开启
4、据统计,1881年一1893年日本工厂由1100个增至3340个,1883年一1897年其日均开动纱锭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1874年一1890年日本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2.11,而英国为1.71,美国为5.21。这表明日本明治维新后
A.经济获得高速发展
B.经济总量超过英美
C.生活方式发生巨变
D.封建残余大量保留
5、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当裴多斐的自由宣言回荡在历史的空间,我们可曾思考过“自由”的含义?让我们打开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的历史画卷,去感悟自由的真正含义吧!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⑤华盛顿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6、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7、民生问题是十九大报告的看点之一,其中强调,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8、美国NBA球星中有许多都是黑人,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发明飞机
9、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它”指的是
A. 英国
B. 德国
C. 日本
D. 美国
10、“浩然正气贯长虹,投笔焚衣怒发冲。虎胆骋驰千里路,鸿韬鏖战百寻艨。驱除荷虏垂丰绩,收复台疆建伟功。爱国勋名彪史简,千秋禹甸颂英雄。”这首诗歌咏颂的人物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1、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在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有下列哪种情况的企业不能悬挂蓝鹰标志
A. 扩大企业规模
B. 规定价格水平
C. 保证工资水平
D. 遵守市场分配
12、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A. 德、意、奥匈三国结成同盟国集团 B. 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
C. 凡尔登战役具有决战性意义 D. 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3、□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缓慢回升”,国人在会议上“得到了大体可接受的结果,与巴黎和会的空手而归形成了对比”,因此对会议的成果“应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应是( )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14、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 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抗日战争胜利——取得了民族独立
15、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A. 埃及希腊古巴比伦
B. 古印度古巴比伦希腊
C. 古巴比伦印度希腊
D. 印度希腊古巴比伦
16、“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和“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军机大臣年表》,根据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加强集权 D.设于雍正年间
17、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②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③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④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在我们国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铁人”王进喜的中国梦是
A.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
B. 提高杂交稻的产量造福中国和世界
C. 推广青篙素,解除疟疾病人的痛苦
D. 治理沙漠,让兰考人民生活更幸福
19、找出下列斗争中反对对象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 )
A. 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B. 美国的独立战争
C. 中国的鸦片战争 D. 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20、它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它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
2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1)伟大的思想家 创办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彰显了教育公平理念。
(2)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整理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
(3)乐晋时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是盛唐转衰时期的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称作“诗史”。
22、《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23、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________签署《________》,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正式形成
24、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________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
25、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
(1)制定侵略政策: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了先夺取满、蒙,再征服_____,进而称霸_____的侵略政策。
(2)成立法西斯组织: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在国内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26、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可以战胜愚昧。
(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
(2)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 》,该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名言出自 之口。
27、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城市名称。
(1)六朝古都金陵城,近代中国由此开始________
(2)物华天宝人杰昌,军旗升起英雄城________
(3)南湖圣地有游船,开天辟地共产党________
(4)一夜崛起的城市,改革开放的窗口________
30、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31、“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进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农耕文明时代】
(1)中世纪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写出11世纪流行于西欧乡村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蒸汽时代】
(2)哪一事件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写出19世纪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扩大的政治改革一例。
【电气时代】
(3)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信息时代】
(4)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哪一制度缓和社会矛盾?写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特征。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当时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1945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含义是什么?
(4)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召开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的决策?
(5)201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4、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
——任晔《明代科考中的南北分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朝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并简析该措施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
材料三 雍正年间,朝廷设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教材
(3)从材料三看,军机处的设置,反映出清朝君主制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为什么现象?
材料四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