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导致以上所描述的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 B.水力和风力在生产的应用
C.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以及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这些内容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凡尔赛条约》 D. 《九国公约》
3、2018年3月26日,中国空军派出运输机,前往韩国执行接运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任务。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北伐战争 C. 辽沈战役 D. 抗美援朝
4、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军武力强占香港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 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5、秦始皇创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
A. 中央集权制 B. 分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6、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欢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体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欧洲联盟
C. 世界贸易组织
D. 联合国
7、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开始于
A.中共一大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古田会议
8、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
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C.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反对殖民扩张
9、假如你穿越到西周成为一个诸侯,你的诸侯身份是通过哪项制度获得的?
A、选举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0、二战后期,美英苏三个国家参加的某次会议,尽管存在着分歧,但至少在德国的前途、对日作战等问题上达成了协议。这次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慕尼黑会议
1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改进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B.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C.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D.工厂制度的最终确立
12、2009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风暴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受此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也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这反映出 ( )
A.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 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13、下表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不同年代的增幅对比,表中1895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民族工业的增幅前后差异较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4—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7 | 750 |
A.清政府对民间设工厂的态度不同
B.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思潮不同
C.北洋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不同
D.国民革命前后的政治环境不同
14、下图是被称为“梦幻工厂”的影城,它是( )
A. 好莱坞 B. 宝莱坞
C. 纽约 D. 洛杉矶
15、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这反映了商鞅主张
A. 奖励军功
B. 保护工商业抑制农业
C. 加强刑罚
D. 保护农业抑制工商业
16、在20世纪的国际政治风云中,有几次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会议: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万隆会议。其中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史记·商君列传》中 “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所反映的是当时:( )
A. 实行分封制 B. 建立县制 C. 推行郡县制 D. 确立行省制
18、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雅典最“辉煌”的时期是
A.荷马时代 B.伯里克利时代 C.凯撒时代 D.屋大维时代
19、设计知识简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面是世界上一些重要会议的简图,其中签订《凡尔赛和约》的是( )
A. 1919年 B. 1938年 C. 1942年 D. 1945年
20、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下列内容与半坡居民相符的是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
②种植水稻
③住半地穴式房子
④制作彩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 )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缓慢。
22、西汉_________主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朝贾思勰的《_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24、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5、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________和国际________迅速增长,____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________的全球化趋势加快。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
(3)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 。
(4)创作《英雄交响曲》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28、影响:
(1)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 )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
(2)消极:但是,( )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9、1812年,____ 率军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三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___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奴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30、内战爆发:
林肯贡献:为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和解放________________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
3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表现?
你对当今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有何认识?
33、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诞生于18世纪70年代,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政策也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界30年代,美国面临怎样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2)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分别属于哪一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实施了什么政策?由此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从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34、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
——任晔《明代科考中的南北分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朝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并简析该措施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备受推崇,而龚自珍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实局面?
材料三 雍正年间,朝廷设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教材
(3)从材料三看,军机处的设置,反映出清朝君主制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为什么现象?
材料四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