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 京师同文馆 B. 《申报》报社
C. 《民报》报社 D. 商务印书馆
2、徐继畲曾说:“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下列最能体现“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评价的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3、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指节度使的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的这一执政理念反映在治国政策上就是
A.藩镇割据 B.重文轻武 C.重视科举 D.重农抑商
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他们”是指( )
A.英国
B.苏联
C.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
D.中国的腾飞
5、“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下列诗句能反映此盛况的是( )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6、希特勒曾得意洋洋的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希特勒所说的三个国家不包括( )
A. 西班牙 B. 德国
C. 意大利 D. 日本
7、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日本,发表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D.西方国家进入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8、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下图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A.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9、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雇佣劳动力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农奴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10、《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关于构成“人”字这“一捺”解说错误的是
A. 中心在洛阳
B. 分为四段
C. 东西走向
D. 沟通五大水系
11、《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实现这一“目的”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 )
A.十月革命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苏联成立
12、设计知识简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图反映的是世界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其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A
B.B
C.C
D.D
1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国家包括( )
①中国 ②波兰 ③西班牙 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从来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这说明: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如图是俄罗斯于2011年为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15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上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俄国十月革命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6、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加强军事同盟,并且在中国周边国家部署反导系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B.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C.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D.美苏争霸,美国仍然处于上风
17、“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苏俄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推动工业化建设 D.对付美国的“冷战”
18、“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它”指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工业化的起步 D.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19、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大量移民中国东北,与日本移民东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0、“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国崛起》解说词)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B. 新经济政策实施
C. 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D. 苏德战争爆发
21、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2、根据所提示的信息,请按要求写出与之相关的组织名称。
(1)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
(2)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的国际性贸易组织 。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23、元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_____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727年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24、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5、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5年,斯大林与美、英两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812年的
法兰西帝国
B.拿破仑远征的
俄罗斯帝国
27、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8、______年,秦朝建立,______年,明朝迁都北京。
29、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30、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_____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_____进军,法西斯政权在_____建立起来。
3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一口号是哪一事件中提出的?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举一例说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有何历史意义?
(4)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局面。为保家卫国,我国政府被迫进行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了什么作用?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32、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精神?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献给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3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特点是什么?
34、中国古代各王朝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出现差异。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国考古工作者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各地发掘汉代冶铁遗址30余处,有的规模十分宏大,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却没有在江南发现一处。……全国著名的商业都会二十个,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北方中原地区,南方较少。
—— 《汉代江南城市经济发展因素》
材料二: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变化?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哪一经济现象?写出江南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3)简单翻译材料三古文,并说明这一现象相对应的大致朝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