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春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主要论述了(   )

    A.英国革命的影响

    B.鸦片战争的影响

    C.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D.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2、《唐朝那些事儿》(见下图)讲述了从李渊起兵到李世民去世这段时期的相关史事。下列事件可能出现在书中的是(     

    ①“天可汗”威名远播②鉴真东渡弘扬文化③文成公主远嫁吐蕃④玄奘西行寻求佛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1662年2月1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签字投降,交出了所有城堡、武器、物资等,乘船撤离。他撤离的地点是( )

    A.台湾

    B.雅克萨

    C.香港

    D.台州

  • 4、丝绸之路被称是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下列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 中国的造纸术由此传入欧洲

    C. 日本派使臣来中国 D. 西域的音乐舞蹈不断输入中原

  • 5、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

    A. 殖民主义扩张政策   B. 委任统治政策   C. 绥靖政策   D. “冷战”政策

     

  • 6、19551973,它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从战后的“四流”国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成功实现了其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它”是(  )

    A.日本 B.联邦德国

    C.英国 D.法国

     

  • 7、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

    ①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平定南方分裂叛乱

    ③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④实现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8、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9、小黑以《罪恶的“三角贸易”》为题,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文中涉及的错误史实是

    A.“三角贸易”的出发地是欧洲

    B.在三角航程中,殖民者从非洲运往美洲的是金银和经济作物

    C.在“三角贸易”中遭受灾难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

    D“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者的殖民罪行

     

  • 10、1948年后,一些英国人说他们得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被英国人称为“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A.经济水平高度发达 B.社会福利制度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国有化政策

  • 11、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的是:

    A. 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北约的成立

    D. 华约的成立

  • 12、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颁布《权利法案》

  • 13、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在纽约的苏美贸易公司,平均每天收到350份美国人要求移居苏联的申请书。 有一次,他们要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美国人竟达10万人。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正遭遇经济危机

    B.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C.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

    D.苏联与美国关系友好

  • 14、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建立时间是(  )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2070年 C.公元前2100年 D.公元前2070年

  • 15、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一带一路”能得到欧洲的肯定与支持,主要是因为这一战略

    A.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兴起 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C.提高了中的国际地位 D.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16、20世纪的国际政治风云中,有几次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会议: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万隆会议。其中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政治领袖口口口口曾经自豪地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文中“口口口口”应为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柏拉图

    D.伯利克里

  •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指(   )

    A. 美国与日本   B. 德国与法国   C. 英国与日本   D. 德国与美国

     

  • 20、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等关键词有关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该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22年,美国主导下的华盛顿会议签署《_____》,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多强挑战,世界正朝着_____方向发展。

  •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 23、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 24、《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国际“新秩序”

  • 25、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古巴革命

    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于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巴拿马

    收回运

    河主权

    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________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26、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具体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_

  • 27、春秋的首位霸主是(   ),最后一位霸主是(   )。

     

  • 28、根据提示填写下面内容

    (1)在华盛顿会议中,中国恢复主权的地方:

    (2)联合国是最重要的国家组织,有“经济上的联合国”之称的组织是:  

    (3)日本进行“欧化”的改革是:

    (4)美国为称霸世界而推行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

    (5)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革命政党是:

  • 29、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 30、二战后,成立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别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强大的内动力,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哪一次改革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哪一次少数民族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3)世界近代史上,哪两个国家的改革促使这两个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成为这两个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一

    (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一

    (3)使前秦土崩瓦解的战役一

  • 33、简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并归纳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井离乡)

    材料一 1939年3月,犹太裔的克拉科夫家族不得不离开德国,可英、法、美等国都限制犹太人入境,他们只好前往尚能够办理签证的上海。在环境陌生、局势复杂的上海,克拉科夫家族与其他1.8万名犹太难民曾被日本人强迫待在虹口犹太隔离区,他们一住就是十年,直到1949年1月才移居以色列国。

    (1)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各是如何对待克拉科夫家族的?

    (胜利庆典)

    材料二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阅兵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中国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

    (2)请你归纳中国和苏联为战胜法西斯分别做出了哪些贡献?(分别回答两点)

    (历史沉思)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德国士兵,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德国士兵新婚妻子的照片。战争结束后,这位美国士兵内心不安,便前往德国寻访那位德国士兵的妻子,向她道出了当时杀死她丈夫的原委,最终获得了这位德国女士的原谅。

    (3)阅读材料三,你有何感想?(至少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