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使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
A. B.
C. D.
2、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都与其有关的选项是
A.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C.戊戌变法和同盟会的建立 D.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现在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机更新日新月异,一些著名品牌手机的每一次发布会都会引起粉丝的狂热追捧。你知道1876年发明有线电话的是谁?( )
A.贝尔
B.爱迪生
C.莫尔斯
D.马可尼
4、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诞生。巴黎公社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措施……摧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代之以公社委员会……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这些措施说明巴黎公社( )
A.消除了资产阶级的威胁
B.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C.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D.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
5、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A.汉谟拉比
B.乔达摩·悉达多
C.耶稣
D.穆罕默德
6、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下列会议最能充分体现“饮鸩止渴”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7、周恩来为了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独立自主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
8、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争霸的影响
B. 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C. 长期战争的破坏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9、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指( ▲ )
A. 陕西西安 B. 河南洛阳 C. 河南开封 D. 甘肃敦煌
10、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A.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决定作用
B.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C.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
D.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11、国家监察委的成立,我国的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西汉武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太尉
B. 御史大夫
C. 司隶校尉
D. 刺史
12、“公民大会的决议通常冠以‘议会和人民的决定’或‘人民决定’之名。”“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听取大会上的演说和辩论,然后再投上自己神圣的一票。”这反应了雅典政治的
A.权利制衡
B.法律至上
C.轮番而治
D.民主原则
1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对下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是( )
A.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 B.废除科举制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
C.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 D.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14、《国民革命歌》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这次合作的重要成果还包括
A.兴办《时务报》
B.成立黄埔军校
C.成立中国同盟会
D.创办《青年杂志》
15、“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二月革命,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俄国的二月革命“彪炳史册”在于其(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满足了广大民众的要求
16、拿破仑曾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一样东西”是指: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法典》
17、以下是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关于“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大跃进”的推动
18、2016年3月31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签署交接书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礼兵护送36位烈士遗骸登上空军专机,烈士英灵将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将领是
A、叶挺 B、朱德
C、彭德怀 D、刘伯承
19、元朝时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
20、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件事发生在 (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1、填空: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_________问世。此后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迅速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展开。除此之外还在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22、名言总能让我们从伟人那里获得力量。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让我们看到虽然双耳失聪却创作出《命运交响曲》。
(2)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用20年时间呈现给世界《物种起源》。
(3)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用坚持和勤奋留给人类2000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
(3)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 。
(4)创作《英雄交响曲》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北宋________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25、唐朝时去天竺西游的是______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26、识图填空。
_______年11月,在_______的领导下,俄国_______取得胜利。此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主义国家_______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2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8、文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俄国社会黑暗的作家是 。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活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 》。
29、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1) 是雅典的最高权利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1789年制宪议会制定 , 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与封建等级制度。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的 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们称他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31、某班举办感悟长征、见证“新长征”的主题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回顾长征)
(1)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肯定了谁的军事主张?
(2)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红不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见证“新长征”)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国发展中上的“新长征”。请写出洗雪百年国耻和特区经济腾飞的史实各一例。
(感悟长征)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32、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重视对国家的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皇汉武缔造了秦汉帝国的辉煌,实现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请分别举出他们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创新的地方治理措施。
(2)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开明君主,对推动唐王朝的发展繁荣作出重大贡献,说出他们在治理国家上的共同之处。
(3)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3、请写出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 扎伊翁契科夫斯基《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俄国这次改革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三 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3)面对材料中所说的“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中国和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对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都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请填充下表空白处:
历程 | 探索的主要内容 |
革命 道路 | 苏联(俄):以 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中国:发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
经济建 设道路 | 苏联:继列宁的探索之后,20世纪30年代后期形成了 ,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
中国:通过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共十五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5)通过上述材料和回答,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