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A. 宰割中国
B. 削弱英国
C. 限制日本
D. 瓜分德国
2、“这是一个重要的条约,使中、俄得到和解,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跟十一世纪中国与辽帝国澶州和解带来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样重要。”这个条约是
A. 绍兴和议
B. 《尼布楚条约》
C. 澶渊之盟
D. 《瑷珲条约》
3、在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是( )
A.军部
B.幕府
C.内阁
D.纳粹党部
4、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他认为:宇宙构成是因为“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为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诚”。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道家、佛教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理学。这里的“他”是指( )
A.周敦颐
B.王船山
C.李东阳
D.何绍基
5、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日:“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应首先举办。”由此可见戊戌政变后,一切“新政”被摧残殆尽,而京师大学堂却能硕果仅存的原因是
A. “各行省之倡 B.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支持 D. 光绪帝的重视和坚持
6、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美国的。
A. 工业部门
B. 商业部门
C. 金融部门
D. 农业部门
7、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神秘,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 一个道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关键实质
B.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单向制约
C.贴切,解释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
8、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所谓的“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9、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一斗争
A.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颁布了《大宪章》
10、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A.农奴兴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资产阶级与沙皇联合进行的的改革
11、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秦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 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12、改革开放后,为解决港澳台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和平解放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武力解放
13、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应该是指( )
A. 一战 B. 二战 C. 冷战 D. 朝鲜战争
14、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我国开始迈向社会主义。这次变革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5、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这里的“开端”是指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工业革命 D. 资产阶级革命
16、歌词“适者才能生存,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出自歌曲( )
A. 《本草纲目》 B. 《达尔文》
C. 《义勇军进行曲》 D. 《南泥湾》
17、“这场战争使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8、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列对这“四个全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实现复兴
19、下列事件,加快苏联分裂步伐的是
A. 八一九事件
B. 叶利钦上台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赫鲁晓夫下台
20、下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度过了经济危机
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1、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 )严重制约了这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目的: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诚贵族:“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2、________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________和________,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_________,推进了全球经济的________。随着互联网的发展,__________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3、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战国时秦国实行的一次重要改革是________。
24、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25、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___,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____”。但是,____、____、____和____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____方向发展。
(2)欧盟成立后,欧洲的____进一步增强,____进一步提高,在____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____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____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____,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____,力求在____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____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6、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________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________的爆发
27、拉丁美洲范围及名称的由来:指今天________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殖民地,以两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量两种语言都属________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28、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9、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地点
B.开辟打击德国法西斯第二战场的登陆地点
C.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3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同____紧密结合。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32、读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名称是什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哪一思想运动为该历史事件提供了理论准备?
3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的哪里?
34、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有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