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欧盟的建立

  • 2、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的象征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种姓制度

    D.民主政治

  • 3、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中共一大

    C. 秋收起义   D. 五四运动

     

  • 4、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飚突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政治传统属于“理想主义”的典型欧洲国家应该是

    A. 法国

    B. 英国

    C. 俄国

    D. 美国

  • 5、1991年底签订的《马斯特里峙特条约》明确阐明欧洲联盟的建立,“考虑到结束欧洲大陆分裂的历史重要性和创立欧洲建设坚实基础的需要”。导致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两次世界大战而严重分裂的主要矛盾有

    ①英德矛盾②法德矛盾③日俄矛盾④英关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6、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 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D. 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7、在欧洲某个时期,游记成了畅销书,水手变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海外探险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启蒙运动

    D. 郑和下西洋

  • 8、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还有

    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两个凡是”

    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 9、1919年2月,法国在和平会议上提交备忘录:“危险来自德国拥有莱茵河左岸和莱茵河上的桥梁。”为解决此“危险”,协约国所作的决定有

    ①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②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为非军事区

    ③同意法国与小协约国签订同盟条约

    ④建立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 10、如示意图,淝水之战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A.三国时期

    B.西晋时期

    C.东晋时期

    D.南北朝

  • 11、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 12、北京人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对“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况表述正确的是

    A.已经迈入了新石器时代 B.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C.进入原始农耕文明阶段 D.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 13、下列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  )

    A. 埃及独立   B. “非洲独立年”   C. 纳米比亚独立   D. 古巴革命胜利

  • 14、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15、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A. 深圳   B. 厦门   C. 海南   D. 汕头

     

  • 16、今年暑假小明准备到贵州参加主题为革命转折,出奇制胜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该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

    井冈山会师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百团大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7、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

    A. 郡县制   B. 中书省   C. 行中书省   D. 尚书省

  • 18、下图中,人物的共同身份标签是(     

    A.救国志士

    B.洋务重臣

    C.维新代表

    D.革命先驱

  • 19、1953-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增长率分别是:我国18%,英国4.1%,美国2.8%。这一H时期我国1业发展速度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实行了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实行农业合作化

    D. 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20、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下列对这一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 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结束百年耻辱,真正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周恩来曾这样解读中日关系——“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中日关系

    时间

    历史史实

    影响

     

    两千年友好

    唐朝初年

    遣唐使

    引发了一场改变日本社会性质

    的变革——1

    唐玄宗在位时期

    (2)

    传播了唐朝文化,加强了中日友好交流

     

    五十年对立

    1894——1895年

    (3)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

    全面侵华战争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而引发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 22、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的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

  • 23、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事件_____

  • 24、南北矛盾的加剧:

    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1)经济制度矛盾: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___________经济为主,大量使用____________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2)市场、原料: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3)劳动力: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张禁止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___________州。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____________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 2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大大强化。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掌管侍卫、缉捕和刑狱。雍正帝设立中枢机构____,使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 26、德、意、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后,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1)1933年,纳粹党利用“___________”,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1935年,意大利军队对___________发动了侵略的战争。

    (3)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策源地形成。

  • 27、宋代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______、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 28、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十年后的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_______》,与《北大西洋公约》针锋相对。

  • 29、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 30、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分别由何人带领本国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3)我国改革开放始于何年?谁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计师

     

  • 32、试分析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 3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

           “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学家黄安年

    请回答:

    (1)罗斯福采取的什么对策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该对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为挽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什么总方针?

    (3)从罗斯福与邓小平的决策中,我们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