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家认为,特定历史时期会有特殊的时代内涵,时代内涵又可用关键词总结。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时代关键词是( )
A.秩序与法治
B.纷争与变法
C.守护传统与争鸣
D.民族融合与皇权至上
2、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政治统治权。”下列史实能为材料提供佐证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法国大革命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2018年5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国将从6月1日起,对欧盟的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欧盟认为美国此举违背贸易自由原则,表示将诉诸世贸组织,发起法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该材料反映世贸组织的职能是
A. 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B. 解决贸易争端
C.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 D. 组织贸易谈判
4、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A. 元谋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5、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与文字的传承是分不开的。下列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楷书 ②甲骨文 ③大篆 ④小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6、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7、下列关于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唐太宗得到各族拥戴,被奉为“天可汗”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所有权发生改变
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是( )
A.盛泽镇
B.湖北汉口镇
C.苏州
D.广州
10、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C. 发明了火药 D.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1、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红年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1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 )
A.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人民委员会
13、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4、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 )
A. 南昌 B. 南京 C. 井冈山 D. 延安
15、古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成为二者标志性的成就。请问:在古希腊众多城邦国家中哪国的民主政治最成熟?罗马法形成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又是什么?
A. 雅典。《十二铜表法》
B. 雅典。《查士丁尼法典》
C. 斯巴达。《十二铜表法》
D. 斯巴达。《查士丁尼法典》
16、“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下列介绍“丝绸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B.物品篇——丝绸、指南针、坦克
C.朝代篇——汉朝、唐朝、明朝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17、《战狼2》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热播,引起强烈反响。影片中的撤侨场面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梦。下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18、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中医药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是编写了
A.《神农本草经》
B.《天工开物》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19、《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与舌为自己合理性辩护”。以下搭配最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B. 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战争
C. 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D. 新航路开辟——明治维新
20、列宁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基于此苏俄
A.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 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21、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22、领导人物:________。
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措施: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23、(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条约中被破对外开放的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英《南京条约》中位于最北端的通商口岸B、《马关条约》中位于最西边的通商口岸
(2)从中英《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通商口岸的变化,指出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24、历史上一些重大会议的召开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引发了中国国内五四运动的会议 。
(2)暂时协调了一战后日美矛盾的会议 。
(3)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安抚法西斯国家的会议 。
(4)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的会议 。
25、历史上重大战役(战争)常常是国家命运的转折。
(1)__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______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______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6、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7、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在慕尼黑会议中被德国侵占的地区。B、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二战爆发时最早遭到德军打击的国家
28、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29、清代________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30、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8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________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
(2)手段: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________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没,加快组建________,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31、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近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请举出近代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及代表人物。
32、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后期,秦国通过谁的改革逐渐强大起来?他在军事领域的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知道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成功改革有哪些?(举3例)
(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强大起来。请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哪一次会议?在哪一年召开的?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至今的制度是什么?
3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他的著作反映了顺应自然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道德经》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谁?在教学中提出因材施教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谁?
(2)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是什么?哪一部法律成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3)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试分析全民族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繁荣原因。
34、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材料二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三冷战结束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1)材料一中的“和约”是哪一次会议上签署的?这次会议有哪几个国家主宰?这次会议在我国引发了什么事件?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家新秩序?
(2)材料二出自哪一组织缔结的公约?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什么组织?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冷战消失”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更加多元化”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一种趋势?在未来的世界格局形成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