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学家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一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 电话、无线电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 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2、下面四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民主化
B.经济工业化
C.思想自由化
D.生活近代化
3、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
A.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问题是巴以冲突
B.两极格局已结束
C.作者反对宗教信仰
D.紧张与动荡仍是当今的主题
4、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说明了
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
D. 马克思主义只能是空想
6、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康熙帝设置台湾府
②元世祖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③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
④元世祖设置澎湖巡检司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的是
A. 日本法西斯
B. 意大利法西斯
C. 西班牙法西斯
D. 德国法西斯
8、“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 卢梭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孟子
9、公元前5世纪以前,德谟克利特等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等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10、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罗斯福说:“我将要求国会准许我使用唯一的手段——向非常情况开战的广泛的行政权,这种权力之大,就如同我们真正遭到外敌入侵时所能给予我的权力那样。”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说的“非常情况”是
A. 面临经济大危机
B. 面临世界性战争
C. 面临苏联的崛起
D. 面临朝鲜战争
11、2018年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总理毕业的大学是我国近代最早建立的大学,该大学建立于( )时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唐朝的一名官吏,8世纪初在于阗任职,主要工作是负责政令的执行,他任职的部门隶属于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都元帅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13、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下面漫画反映的是( )
A.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美苏争霸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欧盟成立
14、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曾发现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15、最早开始重视“人”的价值的文艺复兴运动最起源于哪个国家?
A. 意大利
B. 英国
C. 法国
D. 美国
16、今年联合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那么中国是在哪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A.第23届 B.第24届
C.第25届 D.第26届
17、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 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
A.新文化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B.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C.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8、西方“步入近代”的社会巨变: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些变革范畴的是( )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19、据下图所示现象推知,郑和下西洋
A.开辟通往欧洲交通路线
B.标志全球经济形成整体
C.导致国力衰退海防松懈
D.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0、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A. 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实行部分私有化
D. 用粮食税代替粮收集制
21、1895年,《________》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2、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你知道他所描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经济大危机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自然灾害
2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 。
24、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5、1812年,____ 率军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三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___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奴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26、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7、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8、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29、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______的发展,促进了_____的迅速增长。
30、联合国与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________年________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有________个。截至2015年,联合国拥有________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件。
(1)它是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一
(2)它是重要的立国文书.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一
(3)它是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一
(4)它是法国的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一
(5)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的法律文件一
32、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得出结论:政策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
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6)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____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9)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33、指出英、法两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相似的根本原因。与英、法两国相比较,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有何特殊性?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对于新道路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求富】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自强”,当时的中国掀起了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影响?
【民主共和】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2)材料二引文所述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简述“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启蒙之路】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两图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为随后爆发的哪一事件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