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另一个在辛亥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东方红1号”升空
B.西藏和平解放
C.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中指出:毛本不想去 ,“那个时候,我是不想去的。因为斯大林执意要求,我还是去了”,对于中共来说,谈判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毛还与国民党人士广泛接触,顺带完成了对国民党的考察…”。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内容是
A.西安 B.重庆 C.北京 D.南京
3、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伏尔泰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C.起源于16世纪的法国
D.涌现了但丁、莎士比亚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4、1919 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爱国无罪、放火有理
C.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D.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5、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伟大的外交家,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他在出席下列那次会议中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A. 万隆会议 B. 中共八大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遵义会议
6、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超过10亿两。期间,因国际局势变化,中国于1917年和1937年分别停止了对德国和日本的赔款。材料中的国际局势变化分别是指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世界性经济危机
③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贾谊《过秦论》中记载:“陈胜、吴广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此材料叙述的是
A.项羽和刘邦起义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军起义 D.黄巢起义
8、在我国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是( )
A.藏族 B.回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
9、下列图片呈现的青铜器品,能体现四川独特青铜文化的是( )
A. B.
C.
D.
10、1921年苏维埃政府推行的新经济政策
A.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
B. 是苏维埃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倒退
C. 是尝试建立市场经济的步骤
D.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尝试
11、美丽的西藏在元代被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你知道元代对它加强管辖的机构是什么吗?
A.班禅额尔德尼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军机处
1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国共两党开始致力于( )
A. 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B. 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C. 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3、20世纪30年代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独裁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B.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
C. 法西斯势力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 通过战争等途径摆脱严重经济危机
14、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基本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 “胡世合惨案”——重庆人民反特抗暴斗争
C. 七七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5、“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竟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苏联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市场经济体制
16、为了实现自强求富,晚清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官员开展了自救运动,创办了一些近代企业。下列与“自强”口号有关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17、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形成的标志是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 D.《开罗宣言》发表
18、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希腊思想之复活”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9、2020年2月,日本捐赠给湖北的抗疫物资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来源于12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且与扬州有关的一段佳话,据此判断这段佳话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甘英出使大秦
20、下图是某历史社团成员绘制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在山西”图,据图所示史实推测该社团研究的主题是( )
A.辛亥革命 B.红军的战略转移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1、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22、拉丁美洲范围及名称的由来:指今天________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殖民地,以两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量两种语言都属________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23、《凡尔赛条约》:操纵会议国家及巨头:英国首相________、法国总理________和美国总统________操纵了会议,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
24、宋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______业兴起,__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5、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6、苏联建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____”。
27、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28、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29、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 》被誉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4)《 》的发表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0、清朝雍正时期(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1、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随着时代进步将会不断得到强化。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汉谟拉比法典》是哪一文明古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统治阶级的利益?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在希腊的雅典城邦全盛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它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是什么?
(3)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的法律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哪一部法律?
(4)东罗马帝国时期,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法律文献是哪一法律文献?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3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在上述图片资料反映的发明创造中,哪些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图四的发明者是谁?
(3)上述图片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新时代?
33、我们学习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2)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巩固下来的?
(3)苏俄结束国内战争,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苏俄是如何完成这一主要任务的?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堿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写出材料二中A、D两条航线的开辟者是谁?
材料三 “一带一路”的根本属性是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虽然是“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主导者,但不会以老大自居……让“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真正得到好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才是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中国网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一带一路”适应了当今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材料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
——选编自习近平《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4)面对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材料四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来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