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铸剑为犁”“打结的手枪”。它们反映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心声是
A.环境与资源 B.反恐和反霸 C.合作与安全 D.和平与发展
2、“历时三天的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而会议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相关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
①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②改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
④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 )
A.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美国内战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5、导致一战爆发的因素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②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扩军备战
③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张
④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圣诞节”和“十字架”与下列哪一种宗教有关: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共同之处有 ( )
A. 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 B. 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或商埠
C. 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D. 清政府强割让领土
8、下表是有关“改变世界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9、近代历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
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蒸汽机广泛应用→跨入蒸汽时代
D.启蒙运动→洋务运动
10、“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A.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性质 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11、上世纪50年代末,梧州市的民间流传这样的的一句话“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 ” 。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
12、甘地及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是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能发动群众起来抵制英国的侵略
②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符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可以消除印度的种姓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岛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A. 发表《独立宣言》
B. 发动“光荣革命”
C. 颁布《权利法案》
D. 建立反法同盟
14、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民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民”为主要是为了体现
A. “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 民国建立,封建制度终结
C. 中华民国主权在民的思想 D. 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15、100 年前日本《京都日出新闻》写道:“支那(中国)的排日运动向各地蔓延,眼下上海的运动最为猖獗。”对此“排日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
A.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导火线
B. “排日运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
C. 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6、1846年时,美国舰队三艘军舰,就曾威逼日本海岸。1852年时,荷兰驻日本商馆又狮子大开口,要求日本幕府修改贸易协定。由此可见明治维新前,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是
A. 德川幕府的统治
B. 下层民众的暴动
C. 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侵
17、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工业革命的发展
C.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D.城市规模的扩大
18、古希腊时期,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开始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其中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政治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元老院
D. 陪审法庭
19、《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表明
A. 资本主义已经灭亡 B. 社会主义思潮由空想变成科学理论
C. 社会主义已经胜利 D. 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
20、利用关键词联想记忆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比如看到“废藩置县”、“文明开化”、“转折点”,我们能联想到
A.俄国1861年改革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21、公元八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在亚洲中西部和北非地区曾经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帝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3、1936年,日本 _____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______策源地形成。
24、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的文艺复兴,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1962年的________说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
2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6、1687年,牛顿出版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7、请按要求列举相关历史知识
(1)古代史书说他开通“西域道”(即“丝绸之路”),他是 .
(2)1952年 完成,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3)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4)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发动 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8、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直接材料,请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1)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
(2)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典范的文献 。
(3)华盛顿会议签署的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 。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文献 。
(5)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
2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30、1945年10月成立的__________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成为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31、韩国发展经济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有什么好处?
32、分别列举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的表现?
33、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各国举行各类纪念活动。回答问题。
(1)列举三个体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实例。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对比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概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从时代主题的角度分析各国举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二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材料三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材料四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读材料一,一战后,为建立世界秩序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图示反映出二战后西欧、日本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欧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在1993年已成为现实,它的标志是什么?欧洲国家“用一个声音讲话”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