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文物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下图文物的研究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这块青铜板出土一两河流域②文物上的法典内容维护奴隶主的利益③义物上的法典为容有尚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④该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二月革命后俄国社会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得十分浑浊,但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和平、土地、面包与民族自治问题一个也未解决。在这关键时刻,为俄国革命指明方向的重要人物是(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3、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 颁布“产业复兴法”
B.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 推动社会福利政策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美国市场上畅销的芭比娃娃玩具,其原料来自中东,半成品在中国台湾制造,假发来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最后在马来西亚和印尼组装,这说明( )
A.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C.亚洲国家生产水平高
D.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5、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多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
A.“阶级斗争”
B.“真理标准”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6、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7、下列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
B. 这一体系的建立说明“弱国无外交”
C. 这一体系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 这一体系能长久维持下去
8、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是
A. 法国 B. 德国 C. 俄国 D. 中国
9、《人民日报》一记者撰文写道:“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会议第一次制定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次会议是
A.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共遵义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亚非万隆会议
10、乾隆时期,南洋一带经常发生涉及华人的事端,如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爪哇制造“红溪惨案”,引起了清政府的反感;外国人聚集的地方(澳门)也经常有洋人犯案,清政府不胜其烦。于是,1757年,乾隆南巡回京后,实行“一口通商”政策。这表明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法律意识欠缺 B.防止清政府统治出现危机
C.对西人制造事端的恐惧 D.应付中外的不满情绪
11、近代在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是
A.达尔文 B.牛顿 C.阿基米德 D.托尔斯泰
12、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 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13、费正清、魏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中不能为这论据的是
A. 出现了纸币—交子
B. 都城汴京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
C. 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D. 晋商、徽商等商帮出现
14、“一个未被开发的农村、农业无法容纳西方工业化之后的过剩产能,于是中西之间的贸易失衡在19世纪40年代到了让西方无法容忍的程度。”该材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政府闭关锁国 B. 中西贸易失衡 C. 统治者不接受西方 D. 西方想打开中国市场
15、探索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美妙境界。请寻出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A. 推翻了旧政权 B.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改革前都面临着民族危机 D. 由资产阶级领导
16、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二世
B. 几乎经历半个世纪,直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为止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 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17、对美国人来说,内战一方面是一场代价沉重的战争:伤亡人数巨大,美国人的精神和肉体遭到了无法弥补的创伤;但另一方面从这次战争中诞生了一个现代意义的美国,一个真正的美利坚民族。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8、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这是为了纪念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三级会议召开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9、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0、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似点不包括
A.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B. 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D.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21、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古巴人民在________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________发展道路。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等级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________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________。
22、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________与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
23、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殖民政府发布________,逮捕甘地,有数万人被判刑。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24、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5、《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6、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 。
27、二战的转折点是______。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登陆战是美英军队在法国______登陆。
28、图1会议召开于______(地点),在该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图2会议召开于______年,该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__,并逐步使用单一货币________。
30、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________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实行________;成立______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________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________》,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1、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两次侵华事变的名称。
(2)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
(3)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关系要如何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件。
(1)它是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一
(2)它是重要的立国文书.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一
(3)它是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一
(4)它是法国的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一
(5)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的法律文件一
33、创新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力。
(1)是里程碑碑式的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2)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力的飞行器。
(3)使美国从大危机中复苏,并开创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先河的总统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作为大陆军总司令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
(2)材料二中的思想巨人采取的哪一措施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导致了二战后哪一国际格局的出现?
(3)1933年发生的什么事件让美国人民感到恐惧?为战胜恐惧,美国新任总统进行了哪一“大胆实验”?
(4)根据以上三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