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小岗村时,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村民的梦想是
A. 中央实施经济救援
B.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2、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行 D. 国有企业改革
3、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乌镇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时发表了主题讲话,讲话中提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出国家领导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这句话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4、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济宁实验中学准备筹建一个五四青年节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A.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还我青岛”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5、“走西口”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走西口”就是到北方和西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寻求生活出路。其中“口”是一个隘口,位于今天的( )
A.大同市
B.忻州市
C.朔州市
D.阳泉市
6、美国的一首诗歌这样写道: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作为证人,他们能证明
A. 黑人为了到美国寻求自由,感意付出生命代价
B. 那个时代海上航行风险很大
C. 三角贸易客观上促进了非洲与美洲的优势互补
D. 三角贸易充满了血程,控诉了西方殖民者犯下的罪行
7、18世纪—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风起云涌,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其中美国独立战争、俄国 1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解决的危机分别是( )
A. 黑人奴隶制、农奴制、幕府统治 B. 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农奴制
C. 农奴制、英国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D. 英国殖民统治、农奴制、幕府统治
8、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种现象说明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企业职工纷纷脱离国营企业下海经商
③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④城乡居民收入有待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9、“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四渡赤水河 ②渡过乌江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雪山、草地 ⑤飞夺泸定桥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⑤①③②④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下列不属于此主题的是 ( )
A.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扎格鲁尔领导的埃及华夫脱运动
C.卡德纳斯领导的墨西哥改革
D.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
11、自1854年3月31日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之后,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被打开。此后,开始进行明治维新,下列改革措施中属于向西方学习的有
①废藩置县
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文明开化
④实行征兵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我们天天书写汉字,你知道汉字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吗?下列关于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商朝——甲骨文 B.秦朝——金文
C.汉朝一一隶书 D.三国两晋——草书、楷书、行书
13、宣传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图中文字为:“在苏联伟大的援助下,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逐步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据此推知此图创作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4、1507年德国学者马丁·瓦尔德塞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第一次将这块新大陆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称其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A.麦哲伦
B.迪亚士
C.哥伦布
D.达·伽马
15、在历史上,突发事件往往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将人类引向战争灾难。其中,将人类引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发事件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攻占巴士底监狱
C.国会纵火案
D.萨拉热窝事件
16、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为一场旧式的农民战争,但就是这场农民战争确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里的“新情况”是指
A.天京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纲领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地方团练和清政府的联合
17、1947年8月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
次发现了自己。”“厄运的时代”指的是( )
A. 英国殖民统治 B. 一战 C. 经济危机 D. 二战
18、1919年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对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以下不属其内容的是 ( )
A.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 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D.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9、十五世纪前期,郑和沿着这条航线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 )
A.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20、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对哪一个主权国家进行了78天的轰炸
A. 南联盟 B. 伊拉克 C. 埃塞俄比亚 D. 巴拿马
21、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元 |
A.新中国成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D.土地改革完成
22、根据所提示的信息,请按要求写出与之相关的组织名称。
(1)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
(2)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的国际性贸易组织 。
(3)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 。
2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公元前60年 的设置,标志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727年清朝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3)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25、根据称谓写出历史人物
﹙1﹚“两弹元勋”___________。
﹙2﹚“发明大王”__________。
﹙3﹚“俄国革命的镜子”_______________。
26、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现状是“________”;世界格局朝着________方向(趋势)发展。
2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28、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_____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_____进军,法西斯政权在_____建立起来。
29、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________的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________、英国、美国5个________和10个________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________部队”,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30、___________ 好莱坞娱乐电影跌入低谷,从___________起,好莱坞娱乐电影重新崛起。
3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请回答:
(1)秦始皇为避免天下战斗不休,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元朝时,在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理?
(3)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请列出一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
32、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
3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外交历程时,通过上图发现:新中国在建国时和5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① 的外交政策、原则是 ② 、方针是 ③ ,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从1969年到1972年出现了高峰,你认为与史实相符吗? ④ ,请举例说明: ⑤ 、 、 (3例)。而从1989年到1992年又出现的高峰中,有的同学直接想到与我国实行的 ⑥ 政策相关,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国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⑦ 、 (2例)。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发生在哪件事情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哪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伟大的总统”的功绩是什么?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