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 《人民宪章》 B. 《共产党宣言》 C. 《庶民的胜利》 D. 《论联合政府》
2、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城市是全希腊的学校。”这里的“城市”是指( )
A.巴比伦 B.斯巴达 C.罗马 D.雅典
3、“威廉和玛丽虽有继承斯图亚特王朝的资格,他们被邀来英国,还是要经过一个选举的程序。君权既非神授而实于民授,则国王之权力和义务势必进行新的调整。” 这段材料说明( )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B.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
C.人民的意见得到重视 D.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
4、杜鲁门上台后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社会制度”。这表明
A.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 美国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 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
D. 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5、“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 《独立宣言》
B. 1787年美国宪法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6、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中,发生在2001年的是
A.
B.
C.
D.
7、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zàng)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8、他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
A.达·芬奇 B.伏尔泰 C.达尔文 D.列夫•托尔斯泰
9、在我国近代,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0、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无私奉献精神
11、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D.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1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担当。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是
A.中美建交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D.中日建交
13、“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14、“取得战争胜利的英国人则试图建立中外交往的新制度……这些新制度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初期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上。”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个运动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的世界观指引下, 试图在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法则”的努力。这个运动指的是 ( )
A. 鼓舞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生
C. 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D. 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16、中国古代文化成果多如繁星,异彩纷呈。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张仲景——《齐民要术》
B.王羲之——《兰亭序》
C.郦道元——《水经注》
D.顾恺之——《女史箴图》
17、2016年11月,特朗普逆袭战胜希拉里成为美国新一届总统,掌握了美国的行政大权,并成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美国总统选举的方式和权利设计来源于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革命》 D. 《1787宪法》
18、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④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⑤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19、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材料反映了日本
A. 进行民主改革 B.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 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D. 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20、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A. 冯玉祥 B. 李宗仁 C. 谢晋元 D. 彭德怀、
21、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悠久性,又有其独特性。
(1)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写成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隋唐时期确立完善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3)罗贯中编著的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2、1935年________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我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23、罗斯福新政:作用:(评价)积极: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局限性:新政是在维护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________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
24、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25、世界近代史上,英、法、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与法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为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2)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颁布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后,广大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提升北方军队战斗力。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经济调整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其核心是《 》。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分治后的印度
B.分治后的巴基斯坦
27、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
28、妇女地位的提高
选举权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____。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 |
就业权 | 随着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 |
平等权 | 影响因素 | 历史、____等诸多因素 |
保障 | 1979年,____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
29、宋代造船业:广州、______、______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__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______。
30、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
(1)制定侵略政策: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了先夺取满、蒙,再征服_____,进而称霸_____的侵略政策。
(2)成立法西斯组织: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在国内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31、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大战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点完成以下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一个国家发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请问这个“革命”是什么?
(2)一战后,战胜国对战后世界进行了安排形成的体系是什么?这一体系形成过程中侵犯了中国的权益,引发了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请问这个运动是什么?
(3)二战前,法西斯势力不断扩张,战争一触即发,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1931年,在东方战场上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二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5)二战后,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近50年的冷战,世界陷入了“两极时代”。请问这个“两极时代”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重要变法?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天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面临“恐惧”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材料四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农村进行了什么重大改革?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3、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精神?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献给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34、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握时空观念。下列时间轴中,罗马共和国建立大约位于以下标尺中A、B、C、D的哪个位置?罗马共和国时期所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史料实证)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象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2)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表现。根据材料二列举一例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及其体现的核心思想。
(历史解释)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3)历史解释体现了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材料三所指的政治制度“新”在哪里?据此材料归纳这种“制度”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家国情怀)
材料四 现在我已经完成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尊严的国会告别。
——摘自《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仪式上讲话》
(4)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为美国人民所做的贡献以及他身上体现的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