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观察下图,其中空白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2、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开始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
B.1979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坚决反对外部干涉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3、周恩来说:“朝鲜战争不是我们预料的,可是也不应该看成完全不是我们预料的……美帝国主义退出中国大陆,它是不会就此甘心的,必然要和我们较量,这一点我们是看到的”材料表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是
A.刺激美国经济发展
B.遏制新中国崛起
C.争夺世界霸权
D.转嫁经济危机
4、“1853年,印度第一条铁路通车;英式法律制度被引进;为了向东印度公司输送合格人才,大批英国人被送入刚刚成立的印度大学,印度首批三所大学均成立于1857年.”这说明
A. 印度逐渐沦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
C. 殖民掠夺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根本原因
D. 殖民统治是印度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因素
5、一个罗马商人在公元前5世纪来到雅典,他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A.看到帕罗的母亲当选为五百人会议议员
B.他的朋友28岁的帕罗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C.看到所有的男性公民纷纷涌向一个公共场所参加公民集会
D.看到雅典公民领取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
6、嘉靖年问,“倭大举犯福建……距城十里……结大营(戚继光)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乃(于是)旋师。”该材料突出反映了
A.反侵略战争胜利
B.戚家军纪律严明
C.明朝的海防松弛
D.倭寇问题彻底解决
7、学习历史要注重中外联系,横向比较。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三”“五四”大轰炸 ②南京大屠杀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8、暑假小明和同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顺序是( )
①遵义 ②赤水 ③吴起镇 ④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D.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10、无尽的轰炸使法国大量农田变得寸草不生,近百万只羊,无数头牛和约50万匹马被消耗;近100万栋建筑物及难以计数的铁路和公路、许多桥梁、大部分工厂等被破坏。上述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影响是
A. 国际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
B. 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C. 经济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D. 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11、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而举行的多边集会。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障碍”。可见,万隆会议的影响是
A. 提高了亚非国家国际地位
B. 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 推动了亚非国家经济发展
D. 消除了亚非国家意识领域分歧
12、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议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部法律文献( )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权利法案》 D. 《宅地法》
13、下列关于工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B. 工业化导致人们教育水平下降
C.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D. 工业化使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
14、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此方针是
A. 一国两制
B. 和平共处
C. 独立自主
D. 求同存异
15、十月革命后,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6、“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伟大实践”是指
A.结束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废除农奴制度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指出,“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这里的“农业合作化”是指
A. 1950—1952 年的土地改革
B. 1953 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 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来自山西的胡文秀在受到毛主席接见后,激动地说:“旧社会的农村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现在居然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胡文秀能管国家大事主要得益于她( )
A.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B.当选为第一届人大代表
C.摆脱了地主阶级的剥削
D.实现了婚姻选择的自由
19、“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27年前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迈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一步。这个“共识”是
A. 实行“一国两制”
B. 坚持一个中国
C. 坚持和平统一
D. 发展社会主义
20、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召开遵义会议 D.领导红军长征
21、和平交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现今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初由 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2)唐代高僧 东渡弘扬佛法,为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
22、领导人物:________。
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措施: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3)我国开始向杜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秦朝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建立的制度——
(3)唐太宗统治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的制度——
(4)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
(5)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5、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26、____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____、电车、____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
27、罗斯福新政特点:采用_________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28、“非洲年”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 开始 | (1)首先在________展开 (2)1951年年底,________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
高潮 | (1)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推翻了________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________” | |
★结束 | 1990年__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
29、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________与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
30、文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俄国社会黑暗的作家是 。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活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 》。
3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
32、谈谈对日本企业中员工“终身雇佣制”的看法。
33、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不不断加深,民主革命进程不不断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1)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是。
(3)在中国,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得益于革命的发生。
(4)北伐战争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结束了在全国的统治。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15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2)材料二反映了俄国怎样的社会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3)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