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汉初期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之治
2、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最厚处达6米,但至今未发现任何骨针或打磨石器等遗物。这说明北京人
A. 会磨制石器
B. 懂得人工取火
C. 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火
D. 会磨制和钻孔技术
3、1624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垄断法》规定,为新产品的第一个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有效期14年。到1851年为止,总共颁布了一万多项专利。《垄断法》的实施
A.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
B. 导致了英国向外进行殖民扩张
C. 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D. 使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4、《梁孝王世家》中记载:“孝王……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废分封,行郡县
C. 实行“推恩令” D. 实行盐铁专卖,铸造五铢钱
5、汉朝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
A. 北庭都护府 B. 西域都护府 C. 安西都护府 D. 伊犁将军
6、“虽然古代希脂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以下四项中不能为上述言论提供论据的是
A. 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掷铁饼者》
B. 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
C. 代表性建筑万神庙
D. 德漠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7、今年8月1日是我国人民军队诞生91周年纪念日,标志人民军队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8、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相同点有
①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③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④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9、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种族歧视 B.地区冲突 C.殖民压迫 D.自然灾害
10、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的贡献使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人类历史迈人工业文明时代
11、下列湖湘科学家与其科技成就搭配错误的是( )
A.袁隆平—— 研制巨型计算机 B.刘筠——培育湘云鲫
C.黄伯云——发明高性能碳航空制动材料制造新技术 D.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
12、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致电祝贺:“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这表明( )
A.中国已经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B.不结盟运动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C.不结盟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D.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国家有共同诉求
1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革,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其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是( )
A.中途岛战役
B.柏林战役
C.长沙会战
D.凡尔登战役
15、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变化,与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该条约是
时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1894年前 | 80家 |
1900年 | 933家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6、“它涵盖七大部分:继承、生前赠与和遗嘱、债的一般规定、特定种类契约的规则、夫 妻财产制度、留置和抵押以及诉讼时效。”材料中的“它”应该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独立宣言》
C. 法国《人权宣言》
D. 法国《拿破仑法典》
17、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
A. 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 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18、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19、奥斯特洛夫斯基描写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过程的作品是
A. 《美国的悲剧》
B.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C. 《静静的顿河》
D. 《等待戈多》
20、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①观看北洋舰队演习
②大炼钢铁放高产卫星
③欢庆香港回归
④参加人才招聘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82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__________分别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3、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24、春秋的首位霸主是( ),最后一位霸主是( )。
25、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____日益尖锐。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同时,耕地和_______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26、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________和国际________迅速增长,____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________的全球化趋势加快。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7、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_____________)。
28、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9、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________》,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0、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______,两极格局形成。
31、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了香港问题出现?写出与此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香港和澳门分别在什么时候回归祖国?香港和澳门最终能够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及其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32、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精神?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献给谁的?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33、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当时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1945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1949 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的含义是什么?
(4)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召开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的决策?
(5)201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4、1931—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战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
(1)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在1931年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名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当时宛平驻军……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寻衅,对其要求严加拒绝……日军见狡猾惯伎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六年”是公元哪一年?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军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之间的接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
——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进攻汉口的原因。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哪场战役?此战役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抗战形势有何影响?
材料四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大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4)材料四反映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什么原因?
材料五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大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5)根据材料六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不得照抄材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