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三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如果给如图的卡片加上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

    B.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

    C.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影响

    D.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困难

  • 2、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 新政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   B. 新政使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C. 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D. 经济危机被根除,新政目的得以实现

     

  • 3、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有(

    ①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②军队战斗力减弱

    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增   ④各级官僚贪污腐败更加严重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 4、2020年给我们留下特殊的记忆。下列关于2020年周年的历史事件,正确的一项是

    A.雅尔塔会议召开70周年 B.抗美援朝75周年

    C.二战后非洲17国独立70周年 D.万隆会议召开65周年

  • 5、下列会议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6、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侵略的国家不断加强联合并于1942年结成了

    A.欧盟

    B.三国同盟

    C.联合国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7、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布日本侵占中国的台湾及钓鱼岛、澎湖列岛等所属岛屿,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该材料说明

    ①中国的领土主权得到尊重

    ②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最终的胜利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④国际声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8、以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五四运动 ③红军长征 ④南昌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②①

     

  • 9、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科学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机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 10、14—16世纪的意大利,人们对艺术需求的日益广泛且多样化,使艺术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C.古典文化艺术的继承

    D.人们艺术需求的广泛

  • 11、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A. 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C.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抗日战争胜利——取得了民族独立

  • 12、请根据下边的目录为本单元选择一个恰当的单元标题

    A.欧美国家走向近代

    B.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加强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13、下列属于康熙皇帝功绩的有

    ①设置伊犁将军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平定噶尔丹叛乱④反击沙俄侵略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 14、这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城市,这里召开了第20届奥运会、每年都会举办啤酒节,还有一支叫拜仁的赫赫有名的足球队,但这里在历史上也曾经留下过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维护大国利益的耻辱:(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德黑兰会议

  • 15、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大食等国家友好往来,大批的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其中有一位12岁入唐求学,18岁考中进士,后来在唐朝做官,写下了大量诗文,其文集《桂苑笔耕》流传至今,他是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崔致远

    D.玄奘

  • 16、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B.南美洲南部地区的独立运动由圣马丁领导

    C.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17、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弋文化博物馆”之称。下列关于山西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发生在今天的西晋城高平市

    B. 魏晋时期內迁到山西的少数民族主要有鲜卑、匈奴、氐族

    C. 山西在元朝时归属中书省管辖

    D. 发生在山西地区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 18、下列关于古代湖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前期秦国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B.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曹魏势力范围

    C.石鼓书院在北宋时就是著名的书院

    D.康熙时期湖南正式成为中国本部18行省之一

  • 19、下列图片中,符合原始农耕时代半坡人生活特征的建筑是(  

    A.

    B.

    C.

    D.

  • 20、某英国人著书说,中国的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就已经到达过加勒比海。你认为判断该说法是否成立的最可靠依据是

    A.史学权威的观点 B.当地的民间传说

    C.当地的出土文物 D.历史文献的记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 2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_____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了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_____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接着,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_____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

  • 23、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 24、巴以冲突的焦点是:                               

     

  • 25、约公元前_____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前221年_____(姓名)建立秦朝,是我国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国家。

  • 26、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统一铸造______,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 27、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 28、公元前l046年,__________之战周武王打败商朝军队;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秦国打败赵国军队。

  • 29、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________”,要求加快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但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________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________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________、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 30、和平交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现今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初由 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2)唐代高僧   东渡弘扬佛法,为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 3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 3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请回答:

    (1)秦始皇为避免天下战斗不休,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元朝时,在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理?

    (3)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请列出一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百年匆匆过,天地又戊戌。让我们回顾一下120年前的那场戊戌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书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这些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经济利益的主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