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战后初期,美国为首的国家又一次挑起来一场战,其意图主要是( )
A.铲除帝国主义 B.稳定美国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2、图示法有助于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下图所示,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北伐战争
3、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的五大军种包括( )
A.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导弹部队
B.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C. 红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D. 陆军、海军、空军、志愿军、战略导弹部队
4、“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南方种植园主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力主降低关税,保留奴隶制……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于1861年爆发南北战争。”材料说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黑人奴隶不堪忍受压迫,奋起反抗
C. 美国北方人天生正义,不能容忍非人道的奴隶制
D. 美国南方人反对林肯担任总统
5、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该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土地革命
6、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宣告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然而,在另外一个领域,有人却早已揭露资本主义弊病,宣判资本主义必将走向衰亡。这是指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7、18世纪初和1861年的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 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 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 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 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8、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委任统治”
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给战胜国
9、婴儿出生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撤,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D.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
10、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级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这个组织是
A. 北约组织
B. 欧洲联盟
C. 华约组织
D. 世贸组织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共和国的建立
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D.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12、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克莱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斗争等历史事件。这堂课讨论的主题是( )
A.残酷的殖民统治
B.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根据伏尔泰的评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伏尔泰政治主张保守落后
B.伏尔泰反对君主立宪制
C.伏尔泰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D.伏尔泰赞同君主立宪制
14、打破了千百年来的“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伟大革命的是( )
A. 进化论的提出 B.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 微积分的创立 D. 相对论的创立
15、小明在进行历史主题研究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瓦特——英国工业革命”“法拉第——第二次工业革命”“爱因斯坦——第三次科技革命”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重大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 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 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科技的发展
1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有关该“和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对德国的一次宰割 B.计划了德国与英国的矛盾
C.为世界和平埋下了隐患 D.能够保障世界持久和平
17、英国《金融时报》称: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骨,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言日益投机,渐而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接轨”的事件是( )
A.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8、关于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始农耕生产 B. 使用铁制农具 C. 能建造房屋 D. 过定居生活
19、“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提到爱迪生的贡献是
A. 改良蒸汽机
B. 研制成功耐用电灯泡
C. 改进内燃机
D. 制造汽车
20、13世纪,佃户国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种情景有可能出现在( )
A.古代印度 B.古代亚洲 C.古代中国 D.中世纪的西欧
21、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________被称之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22、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________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________的爆发
2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20世纪________年代,东欧各国在________、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________”战略。20世纪________年代,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________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1989-1991年)里,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________制和________制;在经济上,实行________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4、
| 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时间 |
|
|
|
开始国家 |
|
|
|
主要标志 |
|
|
|
重要发明 |
|
|
|
新能源 |
|
|
|
影响 |
|
|
|
25、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_____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了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_____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接着,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_____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
26、霸权主义与地球冲突
(1)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____,____与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____。
(2)霸权主义、____、____和____、恐怖活动,威胁着世界安全。
(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________”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________天的轰炸。1999年5月________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5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2003年,美国右以________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________。
27、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3年2月,苏联人民取得________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1943年9月,________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________。
28、行有道,达天下,美好出行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1)宋朝发明的 ,应用于航海,保障了人类在大海上航行的方向。
(2)500年前, 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港口出发,开始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3)19世纪,德国人 发明了汽车,使人类曾向往的日行百城成为可能。
(4)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 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29、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0、除去封建王公和土兵外,还有__________参加印度民族大起义。
31、简答题
美国历史给人类提供了激励与思考的范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与林肯纪念堂遥遥相对,共同见证着美国的富强和繁荣。请回答两位伟人对美国最重要的贡献分别是什么?(答出与之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2)美国在哪次工业革命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请列举一位在这次革命中首屈一指的美国发明大王及其成就。
(3)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新的动荡和冲突中。美国罗斯福新政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资本主义自我调整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请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其新政的基础和核心是什么?
(4)二战后的美国更是以科技创新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成为“世界领袖”。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经验可以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32、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并将其解释为民族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
(辉煌的历史)
(1)西汉时形成的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是什么?
(破碎的梦)
(2)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请问中国“破碎的梦”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梦醒时分)
(3)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圆梦之旅)
(4)1927年,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哪次会议上?
(富强的梦)
(6)邓小平用自己的炽热,再次诠释了“中国梦”,一个富强的梦,彻底摆脱贫穷落后。这个梦开始于哪次重要的会议?
(团圆的梦)
(7)1997年、1999年,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回归,是“中国梦”的升华。无数华人在观看现场直播时,不禁潸然泪下。百年耻辱一朝雪,这得益于哪个英明的基本政策?
33、根据以下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三: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四:追本溯源……中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四幅图文材料,列举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两幅图示所对应的运动名称。
(2)材料二基于“独火器万万不能及”的认识,洋务派创办了什么类型工业?列举一例。
(3)依据材料三,列举这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4)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最大意义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6)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材料二: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些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是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者。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
——1924年孙中山《国民革命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
材料三: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而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各写一例)
(2)据材料二可知孙中山所指实现中国“和平统- ”的前提是指打破什么? (写出一点)为实现“统一”这一目标,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哪场战争?
(3)材料三中“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上在哪一地区建立 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人的哪些精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