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华盛顿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开罗会议
2、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先秦时期,提出“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3、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曾经这样形容美苏“冷战”:“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冷战”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4、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尊严。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第一步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5、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A. 使用小篆作为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铸造五铢钱
C. 车同轨,开凿灵渠 D. 统一度量衡
6、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提到开发和利用的原因不包括: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D. 南方地区成为我国经济的重心。
7、罗马共和同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8、“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对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技术最早发明于隋朝
B. 该技术是北宋时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C. 北宋发明该技术比欧洲早400年
D. 该技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9、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B. 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C.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D. 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10、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块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11、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中国东南沿海的主要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下列朝代中,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曾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的是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12、“……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 农奴 ) 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
A.使俄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13、“扬州八怪”中,擅画兰竹、工书法,自称“六分半书”的是
A. 王羲之
B. 史可法
C. 郑板桥
D. 董仲舒
14、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帝国主义统治秩序是在()
A. 西亚和欧洲 B. 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C. 欧洲和远东地区 D. 亚洲非洲欧洲
15、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6、在江西南昌市郊有一条用炉渣铺成的小道,邓小平在此路上行走了三年零四个月。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小平小道”。邓小平的夫人说:“从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事实证明,小平小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奏响改革序曲的是
A. 南昌﹣﹣八一南昌起义
B. 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D. 香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17、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写道:“在许乡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选项不属于宋朝“发展、创新”的是( )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最早的纸币出现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活字印刷术发明
18、下图是《新中国科技成就表》,中国科技研究在改革开放前注重国防建设,改革开放后注重国计民生。对这两个时期的科技成就的相似之处判断正确的有
①都促进了国家现代化的建设
②都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③都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④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我国历史上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是在 ( )
A. 唐朝 B. 五代 C. 北宋 D. 宋元时期
20、汪曾祺是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广泛深远影响的作家和剧作家。下列作品出自汪曾祺的是
A. 《春江花月夜》
B. 《说扬州》
C. 《晚翠文谈》
D. 《我是扬州人》
21、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进皇家园林 ,进行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将其焚烧。
22、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西亚、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23、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
2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__同____紧密结合。
25、《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________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________和约及战后安排,这就是巴黎和会
26、中国的文字以________为起点不断演变,经历了由实用文字到艺术书法的转化,东晋_______被誉为“书圣”。
27、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经常单枪匹马,身先士卒,砍杀敌人,直到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章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
28、原因: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 )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及其缓慢。
29、1912年, (事件)的胜利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9年 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0、新经济政策
(1)原因:1920年来,苏维埃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经过调查后认为,必须改变“________”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2)时间:1921年春
(3)内容:①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___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________,允许出租________,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________,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________经营;
④实行________的工资制。
(4)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________联盟,促使________稳步发展。
31、美国华裔能源部长朱棣文曾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但成本却带来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下次工业革命将会使人类在享受便利能源之余,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相对减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摆脱劳力与使用牛马等动物帮忙的生活”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让人类暴露在二氧化碳的污染下”的能源是什么?
(3)“下次工业革命中”的“便利能源”是指什么?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
(4)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3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的哪里?
33、结合当前的印、巴关系,谈谈你对《蒙巴顿方案》的看法。
34、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各美其美)
(1)请将下列文化成就与所属地区文明对应连线。
①造纸术的发明 A.印度河文明
②阿拉伯数字 B.黄河文明
③雅典民主政治 C.希腊文明
(互联互通)
材料一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历代以来,中华民族秉承“以和为贵,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试举两例唐朝对外交流的史实。
(美人之美)
材料二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贯穿习近平主席这次欧洲之行,在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演唱了《我的太阳》《今夜无人入睡》,习近平主席为意大利艺术家的精湛演出热情鼓掌。在法国,马克龙总统夫妇专程赴尼斯为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小范围晚宴,向习近平主席赠送了一份特殊礼物——一本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法译文原著。
——人民网
(3)材料二中的《论语》主要记录了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及其弟子的言行?结合所学,指出意大利是近代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起源地?
(美美与共)
材料三 古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